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市場熱評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滬深股市會給美國總統面子?

 

CCTV.com  2009年11月20日 08:3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據上海證券報 奧巴馬上週末到中國,本週一滬深股市就大漲了。那晚國內很多媒體的財經評論都或多或少地把這兩件事聯絡在一起。哦?美國總統竟有這麼大的面子?

  歸納此種觀點的理由,主要有這麼兩點:一是奧巴馬此次訪華可能推動中國的低碳經濟;二是美國有可能再次要求人民幣升值,從而帶動所謂的“人民幣升值板塊”。儘管持此觀點的人把這兩點演繹得活靈活現,但仔細推敲,並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邏輯關係。

  先來説説低碳經濟,這個概念雖已出現多年,但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人們再次考慮低碳經濟的出發點以及背後的內涵已悄然發生了變化。如果説京都議定書時代低碳經濟的出發點還是環境保護的話,如今,在被西方熱捧的哥本哈根框架下,低碳已全然不是環保那樣簡單了。3月,我曾在此發表過一篇題為《當超主權貨幣遭遇碳關稅》的文章,闡述未來二氧化碳排放權制度與國際貨幣主導體系之間的關係。我認為,隨著金融危機所暴露出的世界經濟增長瓶頸越發凸顯,國際貨幣體系很有可能從過去的石油、黃金對衝體系向二氧化碳排放權對衝體系轉化,換句話説,就是誰擁有更多的剩餘二氧化碳排放權,誰就擁有了未來國際主導貨幣的實際操控權,這種體系與“誰發行主導貨幣”以及“主導貨幣是什麼”沒有任何關係。這種情況下,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發達國家當然希望儘快建立所謂的哥本哈根框架,其最終目的是在美元淡出國際主導貨幣地位後,倚仗其領先的減排技術繼續控制世界經濟。

  在這場低碳經濟大潮中,中國一開始就處在非常不利的位置上。如果説京都議定書“送給”中國豐厚條件的話,那麼未來哥本哈根框架就要有很大變化了。首先,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受到衝擊,發達國家希望中國承擔更多義務,而不是權利。中國呢?由於長期以來的不合理經濟結構,製造業比重過大,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那些二氧化碳排放較高的産業,一旦被迫接受承擔超出我們實際減排能力的義務,中國經濟的價值將大打折扣,經濟發展環境要比現在惡劣得多。這種情況下,中國當然要與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發達國家展開博弈。

  從目前美國的主觀願望以及奧巴馬此次訪華的目的看,美國在這場博弈中的最有利“武器”無外乎是繼續施壓,當然出於策略的考慮,美國最有可能的所謂優惠條件有兩個:一是答應給予中國更多排放權配額,但條件是承擔發達國家義務;二是同意向中國轉讓部分減排技術,目的同樣是換取中國在未來哥本哈根框架下的更大義務。從中國的角度講,這兩種方案都不怎麼樣。

  首先,給予中國更多排放權只是一個確定性因素,未來中國經濟——如果不能及時調整産業結構的話——所要面臨的排放成本卻是不確定的因素,任何確定的因素——不管多麼豐厚——都不可能對抗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素。如果中國接受這樣的方案的話,無疑是下下策。

  中國政府很清楚其中的“玄妙”,因此從這場博弈一開始,就以獲得更多、更先進的減排技術為條件,這一招是最有彈性的,因為轉讓數量的標準是雙方討價還價的杠桿,如果中國獲得的技術少,儘管是有利的不確定性,但也很難滿足中國確立未來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的需求;如果出讓的太多,美國在這場低碳經濟運動中的獲益就會大打折扣,因此美國絕不會輕易就範。這實際上才是當前雙方談判的最大瓶頸。綜合這些因素,所謂奧巴馬訪華將推動中國低碳經濟産業的説法還怎麼站得住腳呢?

  再來説説人民幣升值,坦率地説,一旦人民幣升值預期達到一定程度,滬深股市的確要全面大漲。因為本幣升值預期將提高本國資産價值的估值水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就曾經歷過這樣的過程。但是,日本也給了我們教訓:改變估值水平是個動態過程,最終要得到實體經濟的支撐。當年日元快速升值,股票和房地産等資産價格也隨之飆升,但由於日本經濟整體結構沒有及時調整,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幾乎毫無改變,到頭來本幣升值演化成了阻礙經濟發展的力量。

  我們如今當然也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實行盯住式匯率制度,以不變應萬變,但隨著美元的加速貶值和國際能源價格的飆升,這種策略也會損害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二是放棄盯住式,逐步實現市場化的人民幣匯率制度,這麼一來,僅就當前中國現有的産業結構而言,種種弊端很快就會顯現出來,因此也很難講就是最優選擇。

  奧巴馬出於美國經濟利益的考慮,可能會要求人民幣升值,但問題是中國做好升值的準備了嗎?如果我們能及時完成結構轉型,人民幣的升值當然會推升股市;但如果沒有做好準備,盲目升值甚至可能引起股市長期均衡下的下跌。這麼看來,所謂“奧巴馬引爆滬深股市”的第二點理由也不成立了。

  説一千道一萬,我們的股市還得我們自己去推升! (作者田立 係哈爾濱商業大學金融學院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長)

  相關鏈結:

責編:劉洋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