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收藏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禦題不是點金術 關於乾隆題詩器物收藏與拍賣

 

CCTV.com  2009年11月15日 16:0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在藝術品、工藝品乃至日用器物上鐫刻、題寫皇帝詩文,這在中外歷史上並不鮮見,但就重視程度之高與器物數量之大而言,莫過於清代的乾隆一朝。

  清乾隆禦制琺瑯彩杏林春燕碗,上有乾隆行楷禦題詩“玉剪穿花過,霓裳帶月歸”,碗底有藍料楷體書款“乾隆年制”字樣。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在香港以一億五千余萬港元成交,創下清代瓷器拍賣最高紀錄。

  明代“月露知音”琴,仲尼式,桐木制琴身,紅木制岳山、焦尾,通體髹黑漆,琴身均勻佈滿流水斷。背面頸部陰刻填藍彩“月露知音”,龍池上部陰刻填金乾隆禦題詩,龍池下部陰刻填金“乾隆禦賞”方形大印。

  據介紹,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文物100余萬件,大多數為明清兩代遺存之藝術品、工藝品。在清代留下的藏品中,乾隆一朝比重極大,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在乾隆皇帝的要求、指導、督促,甚至親自參與下完成的、收藏的。乾隆皇帝的所謂“親自參與”既包括出思想、提要求、定方案,也有題字賦詩之舉,包括完成後的褒貶臧否。這類器物包括玉器、陶瓷、漆器、琺瑯器與竹器、木器木雕、象牙雕刻、緙絲繡品等。得天之巧,應材運思,精心雕琢,天成人為,蔚為大觀,堪稱鼎盛。

  因為乾隆附庸風雅,又十分勤勉,一生作詩數萬首,所謂禦題詩自然成了乾隆朝禦題類器物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從詩從物觀察評説,不一而足,應當分而述之。

  乾隆每有新的詩作,除了立刻獲得一片喝彩之聲,還會得到有關部門與人士的重視,轉眼就會有人根據其詩作構思製作,其中既有阿諛逢迎之作,也不乏構想精巧之物。因為有禦題詩在上,材料自然是上選的,工具自然是精良的,工匠自然是優秀的,態度自然是精心的,把關自然是嚴格的,保管自然是小心翼翼的,流傳多數是有序的;於是,一批盡物理、奪天工、展才華的作品轟然出世、且代有美名。這類器物從內容到形式、從材料到工藝,都是中華藝術的瑰寶,理應得到推崇,理應在文物與藝術品市場屢創新高。琺瑯彩瓷器是中國瓷器中的稀絕品種,僅清代康雍乾三朝少量生産,存世極少,民間收藏者更是鳳毛麟角。在國內外市場上,琺瑯彩瓷器一露面即被爭相收藏。2006年秋季拍賣中,乾隆禦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以天價成交。其上,就有乾隆禦題詩:“玉剪穿花過,霓裳帶月歸”。此詩聯來源於明代申使行的詩句 “輕翻玉剪穿花過,試舞霓裳帶月歸”,雖然缺乏原創意義,卻也清新雅致,與明快的構圖、透亮的釉彩、輕盈的器型融為一體,又得保存上佳、名家傳承,而成極品氣象,一時聲遏天穹。

  有的乾隆禦題詩器物則是以禦題詩為中心為重點,相當於後世常見的語錄牌與宣傳品。從藝術的角度計,這類物件難得有令人讚許之處,不必也不可視若神明。但是,這類器物因為數量極少近孤,且當初運作週到,用料考究,製作精細,後世多保管得當,包漿完整,從工藝與歷史資料的角度考量,其身價也不可小覷,得到了後代人珍惜,當今也有人追捧,倒是無可厚非。

  有的禦題詩器物是先有器物後有禦題詩,相關工匠每每如履薄冰,將禦題詩雕刻在古代器物之上。當事者的意願是錦上添花,實際上則常常無異於暴殄天物。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歷史遺存數量雖然巨大,依然需要保護;進入宮中內府的古物多是寶中奇珍,理當倍加呵護。乾隆禦題之詩雖然體現了隆恩眷顧,畢竟是物外之物,強力加工,難免失誤;縱然天才,難免失手。當時,天下都是皇上的,何況幾件器物,出了差池,沒人追究。對於前人物件的如潮好評斷不可以點滴于其上,更不能如乾隆朝一般,刀斧相加。前幾日,從北京一拍賣公司秋季拍賣的圖錄中,又看到一架名為“月露知音”的明代仲尼式古琴(見右圖)。在其背面,陰刻填金有乾隆的一首詩和兩方印章。另外,他的禦題詩還刻在宋代“九霄鳴佩”等歷代名琴之上。乾隆自幼學琴,當然知道古琴製作在材料、工藝方面的嚴苛要求,但是為了表達一己之喜悅與皇權之威嚴,他便讓臣下運刀動斧,褻瀆天物。殊不知,乾隆如此粗暴之舉卻成了如今拍賣行高調推行的亮點,而禦題詩的加載,對於古琴的損害,卻是無人關心,也無人知曉。

  因為禦題詩有點鐵成金之效,所以,在相對漫長的歲月中,又有許多禦題詩器物橫空出世。有的是後代將乾隆詩句憑空加入其中,以證實物件身份,圖提高物件身價。乾隆一生作詩眾夥,咏物詩不在少數,其中的一部分被製作、被展示、被推演、被保存,多數則只是傳誦幾天便無人提及。有人便利用這個歷史空隙,把乾隆的一些詩作運用於器物製作中。久而久之,合適的乾隆詩句不好找,便出現了完全的臆造之作,器物是新的,禦題詩也是新的。細心者自然洞察之,摒棄之,一笑了之。粗心短識者就可能盲從之而不惜下注,一失足成千古恨。

  清朝統治者自入主中原前後,非常重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漢文化的承續,在位60餘年的乾隆不僅是盛世明君,也是飽學之士,對於藝術有修養,有追求,有天縱之才,控天下之物,所以,根據他的眼光與胸懷,依仗他的才華與學識,憑藉他的勢力與力度,雖然不一定産生一流藝術家與藝術品,卻必定也已經産生了一流工藝家與工藝品,這也是清代康雍乾三代工藝高拔雄視天下的所在。然而,因為乾隆在詩歌創作方面既缺乏想象力,又深陷用典艱澀泥潭,其詩沒有漢詩之古樸、唐詩之雄渾、宋詞之豐華,甚至沒有當時人所作詩歌格物之清朗,故廣泛運用於器物之上的乾隆禦題詩在不少情況下,不僅沒有添光加彩,反而成了累贅,成了污點,起碼也是毫不相干的東西。文物與藝術品市場中追尋宮廷口味、忽略藝術品位、輕視學術評估的傾向,正是乾隆禦題詩器物威風凜凜、不可一世的原委。

  相信,隨著收藏群體素養的提高,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古典藝術品與工藝品研究的深入,隨著文物與藝術品市場運作的進一步規範與沉穩,這種現象會逐步得到調整,得到改善……乾隆禦題詩器物的歷史、文化會得到理性確定。這種理性定位對於市場來説,就是價值的明確,也就是價格的回歸。

  當然,乾隆皇帝當年大量題跋只是一時興起,當前對於乾隆禦題詩器物的追捧也常常是一種無奈之舉。中華民族歷史悠久,雖然沒有絕源斷流之苦,卻是幾起幾落,戰亂交織,特別是自晚清,英法聯軍、八國聯軍、日本鬼子等多次外強侵入,致使許多文物與藝術品被搶、被盜、被私分、被偷運,流落他鄉……這些年,因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物阜民豐,當年四散而去的文物與藝術品紛紛踏上了各自的返鄉之路……然而,闊別多年,典籍散佚,工藝失傳,後繼乏人,無人識貨,所以,《石渠寶笈》等幾套典籍成了救命稻草,禦題詩文成了護身靈符。遺憾的是,《石渠寶笈》存在不少偏差,皇家著錄之物被指認為贗品,禦題之物被確認為偽造,這已經不是新聞了。更何況乾隆禦題詩器物涉獵廣泛,品種眾多,格局不一,當細察之、條析之,萬不可一概而論,更不可以之為據,匆忙而上,衝動而為,否則,難免大折血本而悔恨不已。

  相信,隨著收藏群體素養的提高,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古典藝術品與工藝品研究的深入,隨著文物與藝術品市場運作的進一步規範與沉穩,這種現象會逐步得到調整,得到改善……乾隆禦題詩器物的歷史、文化會得到理性確定。這種理性定位對於市場來説,就是價值的明確,也一定是價格的回歸。

  於是,我們有必要強調:禦題非是點金術,腐朽何從化神奇。飽覽詩書開胸襟,春山月落聽鳥啼。(記者 邵建武)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