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産品成為2008年以來的市場寵兒,但是,銀行理財産品也是在這一階段遭到人們的懷疑。因為,銀行理財産品不再是安全的代名詞,很多銀行理財産品年也有60%以上的虧損,很多投資人在受到了損失後,表現得比較極端,有的要求理財經理賠償因基金凈值下跌造成損失,有的客戶狀告銀行要索賠,但客戶往往在面對銀行出具的産品説明書和協議書上的個人簽字時,只有以理財經理沒有如實告知作為惟一的證詞。
其實,銀行理財産品的購買,除了銀監會規定的有經驗和無經驗的投資者外,只要掌握三步即可:
1.産品的風險評級:産品的風險評級,目前只是一個邏輯上的評價,從某些方面説並不能決定該産品是否真的能夠不存在風險,目前銀行理財産品通常在3星級以內的,都是相對比較穩定的産品,而4-5星的是高風險高收益産品。所以,先看風險評級,如果您不敢冒險接受損失,那就投資三星級以下的産品。
2.看産品投資渠道:目前銀行的理財産品投向資本市場的仍舊很多,但是通常是面對有經驗的投資者的。從産品類型上分有準基金類産品、信託類證券投資産品、股權質押産品、結構化理財産品等等,相對較穩定的是信託貸款轉讓、信託融資計劃、債券計劃等較保守的産品風險相對較低,而其他的相對較高。
3.看項目或投資顧問:很多銀行推出收益明顯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信託計劃,其風險評價往往處於中等水平,如果看看投資項目,也許您會發現不同。
——有的為國有企業信託貸款,相對收益較低,但安全度較高,比如,鐵道部的信託理財産品直接融資就具有相當高的安全度。
——同為貸款計劃,有的是流動資金貸款,有的是建設項目投資貸款。有的是購買某些設備的貸款,從其還款能力上來看,一個缺乏流動資金的企業,其償還能力還是值得關注的。而建設項目和設備,則要看企業的能力和信用程度,比如,評級是AA以上的企業貸款和融資的成本較低,轉化成理財産品收益就要低於BB級的企業,但是BB級的企業的信用狀況明顯要差于前者,不能按時償還貸款和融資,那麼投資人的本金如何收回?
同樣的道理出現在準基金類産品和結構化股票聯結類産品上,如果投資顧問(自然人或者法人)的能力和水平不行,那麼您的投資收回的可能性就在降低。
理財産品的市場參差不齊,部分銀行利用高收益去吸引客戶,而不向客戶明確説明企業的資質和還款的信用等級,或在銷售中回避這一部分。另外,銀行會對信用度較高的企業的産品提供質押貸款或者開出理財證明。
如果您是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客戶,如果産品有保本條款,也不見得是壞事。
了解銀行理財,用三步搞定!
(李旭 作者為光大銀行總行資深理財顧問)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