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開市後咋玩
創業板開市後,怎樣才能既牢牢逮住“蘇寧”、“微軟”這樣的黑馬,又能把投資風險降到最低,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
創業板開市已多日,投資者最關心的,莫過於創業板28員“大將”的後續表現。在這個機遇與風險並存的市場裏,到底該怎麼參與創業板投資?
三項操作抉擇待在主板市場在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熱鬧”過後,許多投資者都在思考:誰是未來的“蘇寧”,誰將成為下一個“石油”,以便早日“與蘇寧結親”,“棄石油而跑”。因此,投資者有的從公司基本面入手進行分析,有的從公司以往市場表現進行對比。但從投資實踐來看,真正的“蘇寧”和“石油”都不會提前告訴投資者,等發現時往往已過了最佳買點,這也是創業板股票上市前,管理層反復提醒投資者上市後一些機構、私募不冒險參與的重要原因。由此,作為普通投資者,採取觀望策略,主動回避風險,繼續待在主板市場,是不錯的選擇。
專投一級市場在一級市場專門申購創業板新股,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打新”命中率較低,收益難以保證,且也不是一定沒風險,但從整體情況及與二級市場買入相比,“打新”風險遠遠小于“炒新”。尤其在眼下創業板二級市場投資前景不明朗、估值優勢不明顯情況下,邊等待二級市場“好買點”出現,邊“玩玩打新”,也是投資者的選擇之一。
適度參與二級市場有的投資者比較激進,偏好風險投資,當然不願錯過難得的創業板市場“炒新期”。新浪網最近有項調查———“創業板上市首日您是否參與了交易”。截止11月1日下午3時,有38219人參加投票,其中,選擇“參與”的為19.3%,選擇“沒參與”的佔80.7%。這表明,儘管超過八成的投資者沒參與創業板首日交易,但仍有近兩成投資者參與了首日交易。對於選擇在創業板二級市場進行投資的股民來説,只要“適度”,也可以作為一種選擇。
四大投資策略投資者若決意參與創業板投資,就要精心謀劃相應的股票“投資策略”。
鎖定待買品種投資創業板當然要週密部署,尤其待買品種,務必做到目標明確。首批28家創業板股票,其發行價、市盈率、所屬行業都不同。今後隨著大批創業板股票陸續上市,情況會更複雜,但也不能盲動,要從眾多公司中確定若干家作為建倉對象。目標明確後,再對這些待買品種保持經常的跟蹤、觀察,了解、掌握相關資訊,防止心血來潮隨便找一隻匆忙買入,導致“買入前沒底,買入後緊張”。
確定建倉上限在創業板上市的股票,雖不能與彩票、權證相提並論,但在風險方面卻有許多相似處。因此,確定建倉上限尤為必要。所謂建倉上限,就是用於投資創業板的資金的最高值,無論發生什麼情況,一旦上限已定都不能隨意突破,只能在上限之下的範圍內投資。為確保上限不突破,若條件許可,投資者可以設立一個專門的創業板投資賬戶。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利於風控———能在創業板盈利最好,萬一失算,也只損失上限之內的本金,對投資大局影響不大。
捕捉進場時機所有參與創業板的股民都是為實現自己的投資夢想。但實現的途徑和方法因人而宜。以在創業板首個交易日買入股票的投資者為例,極端的有三種人:開盤價買入、追漲甚至最高價買入、逢低甚至最低價買入。用這三種時機進場的投資者,最終結果也大相徑庭。低吸的,賬面上已有一定盈利;追高的,到收盤時已浮虧20%以上。除了首個交易日儘量不能追高外,在今後漫長的交易日裏同樣要力避追漲。具體進場時機,可視自己的承受力設定,既可用大盤指數的點位來確定期待的買入時機,也可從具體品種的價位來確定理想的進場時機。一旦指數的點位或品種的價位達到或低於自己的預期,即可分批買入。
設立止損底線創業板投資與主板投資的最大區別在於股票被摘牌的概率大大增加。如果説,主板市場對長線投資者而言,不設止損是比較管用的一招,那麼投資創業板股票這一招就顯得十分危險。所以,一般情況下,投資者都要給買入的創業板股票設一道止損底線,只要股票在止損底線上方運行,即可放心持有;但若出現破位下跌,只要股價一越過止損底線,就要堅決出倉。只有這樣,才能在創業板投資中既牢牢地逮住“蘇寧”、“微軟”這樣的黑馬,又把創業板的投資風險降到最低。
爆炒難防
創業板28位新人的“集體婚禮”,于2009年10月30日盛大舉行,其排場之大,來的億萬富翁之多,收的彩禮之厚,吸引眼球之眾,能創吉尼斯世界紀錄。然而,“婚禮”過後“蜜月”恐難甜蜜,買了昂貴的“過山車”的門票,玩了一次心跳,將踏上價值回歸漫漫路。
同創業板上市前連篇累牘的讚美文章相反,創業板首日失控後批其爆炒的文章鋪天蓋地,但情緒化的多、建設性的少。把責仼推到監管不嚴的確冤枉,深交所處心積慮推出“三檔停牌制”;發佈“四道令箭”,近乎到了“嚴防死堵”程度,結果還是沒能有效控制。要防範創業板失控,光有“盾牌”和“令箭”是不夠的,應從制度建設入手,從源頭上加以控制。
推行創業板新的發行制度。建議變尋價制為限價制,停止由上公司和仲介聯手抬價的市場化競價。實行限價發行新股好處在於:創業板新股現在發行58倍PE,二級市場就可能炒到100倍甚至更高。而限價封頂只能發25倍,上市翻一倍也就50倍PE。不會將博傻的巨大風險轉嫁給二級市場投資者。
推行創業板新的交易規則。早在2009年6月15日創業板徵求意見時,筆者就曾建議:創業板交易規則應徹底改革,不能延用中小板老規則。原因是老規則存在首日被惡炒的弊端。我國股市成立之初,實行的是“T+0”和不設漲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現在的納斯達克和港股實行的也是這一交易制度。後來,為抑制投機炒作才改為“T+1”和10%漲跌停板這一規則。然而,針對創業板,這一規則已不適應。“炒新”之所以經久不衰,根源就在上市當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和實行“T+1”交易制度,投機客利用資金和籌碼優勢,用以小博大心態在開盤吸足籌碼後,便狂拉股價,即使有N個跌停也能獲利出局,卻讓跟風追高的散戶當日買進後不能兌現,翌日跌停又賣不出來,而成為高價套牢一族。
因而,創業板推行“T+0”和新股首日設“漲幅限制”如最高漲幅50%等新規,就可最大限度制約投機爆炒。隨著創業板規模擴大,推行新的交易規則顯得重要和必要,應引起監管者的高度重視。
相關鏈結:
責編:陳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