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美對華"貿易保護"急升溫 "公平競爭"承諾豈能空談

 

CCTV.com  2009年11月08日 09:2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解放日報  

  4天內6起貿易救濟案,隨意改變“傾銷”標準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一直強調要“負責任”,承諾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然而,美國近期在國際貿易領域的表現,卻使責任和承諾都流於空談。中國成為其貿易保護大棒的主要攻擊目標。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今年以來,美國已對中國産品發起10余起“貿易救濟調查”。在剛剛過去的一週,美國對華貿易保護行為繼續升溫。11月3日,美國商務部初裁對中國輸美金屬絲托盤實施懲罰性關稅;4日,美國就所謂的中國原材料出口問題請求世貿組織設立專家組;5日,美國商務部初步裁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油井管徵收反傾銷稅;6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一天之內對三起涉華貿易案做出初步裁定,其中有兩起涉案産品將面臨反傾銷與反補貼關稅懲罰。在貿易專家眼中,美國近期針對中國的行動“立案頻率之高在世界貿易救濟歷史上都極為罕見”。

  這種做法與美國領導人在各種場合的表態形成強烈反差。從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到二十國集團金融峰會,無論是雙邊會談還是多邊會議,美方都承諾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就在幾天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還表示,在貿易方面,美國必須打破“故意限制貿易政策”,要讓世界知道美國願意與任何貿易夥伴進行公平競爭和貿易。這些表態餘音未落,美方卻以其現實行為自食其言。

  更令人關注的是,美方在一些貿易救濟案中隨意改變規則。以最新的銅版紙“雙反案”為例,涉案中國公司的律師丹尼爾波特明確指出,2007年美方企業曾就同一案例請求國際貿易委員會裁決,而當時的結果判定中國公司並未構成傾銷。同一企業同一案件,時隔兩年卻出現截然不同裁決,美方在國際貿易上的隨意性足見一斑。

  美國政府不願承認造成當前相關産業問題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危機導致的需求下降,而是以“維護正常貿易規則”為由,對某些國內政治勢力不斷妥協,對貿易夥伴頻頻揮舞“反傾銷”大棒,其結果只能是損人卻不利己。

  國際貿易中有糾紛不足為奇,但美國如此頻繁地採取貿易保護行動顯然已偏離正常軌道,損害了中美經貿關係的健康發展。這必將給依然脆弱的世界經濟發出錯誤的信號,打擊世界經濟走向可持續復蘇的信心。

  貿易保護主義既違反合作共贏的世界潮流,也不符合美國的自身經濟利益。這些勸告值得美國深思。

  相關鏈結:

 

責編:劉慧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