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國內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尋找中國經濟增長新動力

 

CCTV.com  2009年11月06日 08:0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證券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科院、發改委、統計局……來自國內各大決策諮詢機構的專家匯聚一堂,分析後危機時代中國經濟形勢,最大的分歧不在於對明年經濟增長的預測,而在於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到底在哪?

  出口、投資、內需,三駕馬車各有支持者,卻似乎是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以投資和內需為例,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説,我們經濟增長的95%靠投資,只有努力擴大消費才能擴展新的經濟增長空間,“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後我們就講這個問題,現在已經講了10年”。但馬上有專家表示,正是因為經濟長期需要依靠投資拉動,所以更應加大投資的重要性,擴大消費多年不見起色,更説明增加消費之困難,也從反面佐證投資推動增長之重要。

  糾纏不清之時,社科院副院長李揚提出“16大項科技專項”推動中國經濟的説法讓人為之一振。他認為,上一輪的經濟增長來源於互聯網革命,現在的關鍵是要找到新的科技和新的科技産業化,美國綠色經濟的努力也源於此。其實,我國早在2008年進行4萬億投資和十大産業振興規劃的時候,就已經有遠見地啟動了16項科技專項——危機前本只打算每年啟動1-2項的。

  但馬上又有專家提醒,從我國以往的科技發展、技術突破、市場化的過程來説,我國的科技轉化能力不容樂觀,我國的航空技術早有重大突破,但都沒有形成大規模産業,也沒有對老百姓的生活改善起到多大作用。

  ……一切都似乎陷入了專家的爭論之中。

  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司長孔涇源的出現突然讓人有了新的感悟。中國通過接受市場經濟體制,進入了30年的高速發展期。到今天,在需要尋找新動力的時候,是否也應回顧一下推動我們走了30年的經驗?或如孔涇源所言,“中國要進行體制改革和制度改革,如果不進行這樣的體制改革創新的話,很可能與我們的發展階段不相適應。”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提出的“反壟斷必須要觸動既得效益”,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馬宇提出的不能因金融危機發生慶倖我們沒有開放,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主任范劍平提出的防止“國進民退”,乃至李揚所堅持的投資應保就業,投資更應支持中小企業,這些為中國經濟開出的“藥方”,尋到的“動力”,實際上都是“體改”邏輯的展開。

  新動力其實不“新”,關鍵是我們願不願做。(作者 謝聞麒)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