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基礎設施投資發揮著拉動經濟增長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圖為進入合龍階段的京滬高鐵淮河特大橋主橋。新華社圖片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昨日正值國務院提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一週年。一年來,我國經濟向好態勢十分明顯,前三季度GDP增速達到7.7%,全年“保八”已無懸念。在為已取得成績欣喜的同時,社會各界也開始更多地關註明年經濟的走勢。
在昨日舉辦的“後危機時代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反危機一攬子計劃實施一週年高峰論壇”上,多位專家表示,明年我國經濟仍將保持增長態勢,而在保增長的同時,調結構、防通脹也應成為未來經濟工作的重點。
明年經濟或加速增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表示,對明年經濟發展的總體判斷是謹慎和樂觀的,因為經濟運行中還是有一系列比較積極的因素,雖然政府對基礎設施的投資放慢以後,投資增長的速度會有所回落,但是幅度不會太大,仍然會保持適當的發展態勢,“明年經濟增速總體上將形成前高後穩格局。”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也認為,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不斷加快,相信四季度會更高,明年也不會低,逐步加速是必然的,至少能看到連續幾個季度的增長。他認為,今年GDP增速會低於去年的9%,但是明年還會加速增長。
“明年的GDP增長應該會出現兩位數,增長水平應該保持在前30年平均的9.8%左右比較好。”陳東琪指出。
具體到“三駕馬車”在明年的表現,劉世錦預測,出口增速在年底的時候可能會“轉正”,明年可能會有8%-10%的增長。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認為,從現有形勢分析,消費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一直都比較平,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回不到前幾年的水平,因此,未來經濟的增長主要還是依靠投資。
讓消費發揮更大作用
對於經濟運行中暴露出來的內需結構不合理和投資結構待優化問題,專家們紛紛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指出,總的來説,世界經濟復蘇還是緩慢曲折的過程,還是要把中國經濟增長的根本點放到擴內需上來,“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長的95%是靠投資拉動,因此,我們還是要努力擴大消費,千方百計解決問題,努力擴展新的經濟增長空間,讓消費發揮更大的作用。”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主任范劍平也指出,在“保八”已無懸念的情況下,下一步要更加注重經濟回升的質量,政府投資不應繼續大鋪新的攤子,應把工作重心放在進一步激活民間消費和投資方面,切實將經濟回升動力切換到自主性增長上來。“政府投資刺激效應必然逐漸減弱,明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是實現增長動力由政策刺激內需增長向自主性內需增長的切換。”范劍平指出。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也認為,未來經濟發展需要注重兩個問題:一是為經濟復蘇和健康發展尋找新的科技基礎;二是要通過投資結構的調整來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首要任務是要調整投資的結構,要優化投資結構。”李揚説。
應穩住通脹預期
專家們也紛紛就如何管理通脹預期發表了看法。姚景源認為,現在我們已經取得了保增長的決定性成果,未來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調結構和防通脹上來,“四季度或者明年,我國經濟發展不要再追求過高過快的發展,應該把調結構放到重要位置,只要我們能夠穩住這個速度,就能夠穩定住通脹預期。”
對於明年物價的走勢,專家們也做了進一步的分析。劉世錦認為,明年上半年物價應該沒有很大的問題,CPI同比上漲3%左右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年中以後的走勢有很大不確定性,價格上行的壓力會增大,有些人甚至預測CPI會達到5%,這個可能性不能排除。
陳東琪認為,明年CPI會逐月上漲,但還是會在可控範圍內。明年下半年,CPI月度增長幅度可能超過3%,但是全年應該可以控制在3%左右。(記者 秦菲菲 張牡霞)
民間投資 應放開更多領域
在昨日舉辦的“後危機時代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反危機一攬子計劃實施一週年高峰論壇”上,有關專家普遍認為,四萬億投資不會對民間投資産生擠出效應,但政府投資對民間投資的拉動效應還不夠,這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産業經濟研究室副主任王岳平認為,四萬億投資不會對民間投資産生擠出效應,“我算了一下,前九個月民間投資速度有所加快,而國有投資的增速反而是在降低的。”
據統計,今年前9個月,城鎮非國有投資增長29.5%,呈穩步回升態勢,比年初回升9.2個百分點。此外,反映民間投資活躍度的房地産投資也持續回升,前9個月房地産投資增長17.7%,比年初大幅回升。
“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的領域還是有差別的,四萬億投資主要涉及民生、基礎設施這些領域,而這些行業對民間投資的擠出效應不會太大。”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原磊表示。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也認為,“四萬億的政府投資使得經濟景氣回升,之後企業便開始跟進。”他指出,有跡象表明,民間投資現在已經越來越活躍了。從各種指標來看,不光是國有企業和大企業,中小企業目前也比前一段時間活躍。
儘管四萬億投資計劃沒有“擠出”民間投資,但政府投資如何更好拉動民間投資這個問題,仍然是需要破解的一個難題。
原磊分析,政府投資高位增長,但民間投資沒有被有效拉動,這樣容易給財政造成巨大的壓力,另外,財政赤字也會造成很多風險,所以在危機之下,通過政府投資刺激經濟是救急措施,但是經濟的整體復蘇還是取決於民間投資和消費的發展情況。
至於政府應如何拉動民間投資,原磊指出,要拉動民間投資,政府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他認為,現在民間不是沒有錢,而是有很多行業對民間資本還是沒有放開。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主任范劍平建議,應允許民間資金以適當的方式進入金融市場,大力發展專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草根”金融企業,加大小額貸款公司的推廣力度,適當加大民間金融機構的杠桿比例。
此外,他還指出,應當推進壟斷行業市場準入改革,在鐵路、通信、航空、石油化工等壟斷行業和公用事業與社會發展領域引入競爭,鼓勵民營企業進入這些領域。(記者 秦菲菲 張牡霞)
物價 理性應對上漲壓力
物價問題一直廣受關注。在昨天召開的“後危機時代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反危機一攬子計劃實施一週年高峰論壇”上,有關專家表示,要理性對待物價波動,明年爭取實現經濟平穩增長和物價穩步上升的較好局面。
今年以來,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一直是負增長,然而自7月份CPI環比出現持平之後,8、9月份CPI環比都出現了上漲,PPI(工業品出廠價格)環比更是連續7個月上漲。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曾表示,無論是CPI還是PPI,環比都出現了上漲,存在著通脹的預期,對通脹預期要高度關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認為,目前已經存在物價上漲的壓力,CPI和PPI會在年底相繼轉正,但是他強調,何時轉正並不重要,主要是方向性的趨勢已經形成。根據研究,狹義貨幣供應量(M1)和CPI之間的長期關係存在著相關性,CPI會滯後M1 6-8個月,目前M1已經回升,因此預計CPI可能會在一定時間後上升。
儘管物價存在上漲壓力,但是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指出,應該理性對待物價波動,不要把物價上漲看成洪水猛獸。他表示,對於一個正常運行的經濟體,控制在一定區域內的輕微的物價上漲是好事情,是“求之不得”的。
劉世錦説,明年我國應該爭取經濟平穩增長和物價穩步上升的較好局面。他認為,明年上半年CPI維持在3%以內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年中以後將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上行壓力可能增大。他提醒,目前流動資金進入金融資産領域很方便,資産價格和物價的上升有可能會相互推動。他認為,要注意宏觀政策在保增長與防通脹之間的平衡。
劉世錦建議,明年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同時增加政策的有效性和靈活性,實行經濟增長和物價雙穩的方針。穩定增長既要防止經濟下滑,也沒有必要保證太快的速度,他認為,GDP增速在8%-9%就很好,已經把中國潛在的經濟增長率激發出來了。其次就是穩定物價,“把物價穩定在3%-5%以內”,防止物價和資産價格的過快上漲。(記者 秦菲菲 張牡霞)
內需 重點扶持五類消費
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採取了諸項擴大內需政策,而除了四萬億投資的強力拉動外,國家在消費方面也進行了大手筆的政策支持。有關專家表示,我國擴大內需一攬子計劃為消費提供了強勁的發展動力,擴大消費將成政策長期著力點。
“擴大消費,特別是城鄉居民消費仍將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頭戲。”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表示。
中國國際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指出,目前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大於消費,也存在內需層面投資與消費結構的不平衡問題。他表示,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在我國總體政策方向不改變的前提下,可能會出現一些結構性的調整。
具體來説,王斌指出應當重點扶持五類消費。
一是便利消費。我國農村消費與城市消費相差10年以上,城市社區消費佔總消費比例低於發達國家的30個百分點以上,要加快完善農村流通網絡和城市社區服務網絡,促進便利消費,擴大城鄉居民消費。
二是升級消費。目前我國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城鄉居民正處於的時期。住房、汽車、數碼信息産品為代表的住行通訊消費仍然是今後10年商品性消費的重點,應當在積極發展傳統服務業的同時,促進金融、法律、諮詢、醫療、電子信息通訊、教育文化、休閒旅遊等新型服務業發展。扶持低端消費群體,鞏固中端消費群體的同時,適度發展高端精品消費,發揮高端消費群體的帶動作用。
三是實惠消費。繼續採取鼓勵發展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新興流通方式和組織形式,規範發展網絡購物,進一步降低流通成本。
四是循環消費。完善家電、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充分發揮現有政策的效果。積極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和舊貨流通網絡建設,提高廢舊原材料的分揀、加工和再利用的能力和水平。鼓勵和推廣節能産品消費,限制高污染、高排放和高耗能産品消費。
五是信用消費。完善徵信體系、消費貸款抵押擔保體系。鼓勵創新信用消費模式,銀企聯合增加信貸消費的品種,擴大信貸消費的使用範圍。降低信用卡的刷卡費率,推廣信用卡消費。擴大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簡化消費金融手續,降低門檻和貸款利率。(記者 吳婷)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