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機構看盤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三因素決定後市能否有效突破(附股)

 

CCTV.com  2009年11月04日 09:3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三因素左右大盤能否有效突破

  上證指數3000點-3478點區域在8月以及近期反彈過程中,形成了區域內滬深兩市總計超過12萬億資金堆積,而3100點上方的籌碼堆積如山,市場在切入其密集區後,是繼續反彈還是震蕩回落,則需要密切關注三方面因素的變化。

  成交量能否有效放大

  研究發現週一深滬A股總成交為2500億,週二為2897億,成交量開始放大,而這種量能支撐市場表現,但要突破卻非易事,因為"此量非彼量",即目前隨著大型權重工商銀行(601398)、中國石化(600028)、招商銀行(600036)等的解禁,要實現指數的跨越,必須有更大成交方可,否則市場衝高回落仍然可期,加之上海綜指缺口末補,因此市場短期內也難有大的拓展空間。從技術因素來看 , 經過短期大幅度反彈,周線快速指標如KDJ、WR% 等進入高位區,其中KDJ中的J值已高達108.22,而周BOLL線處於中軌區域,可上可下,而決定技術因素能否強勢繼續的關鍵仍然是量能,因此量能是判定密集區內能否強勢運行還是回落而下的最關鍵因素。

  績優股能否持續上攻

  週一的大陽線是績優股特別是金融板塊中的品種表現較強所致,而要維持短期市場的強勢,績優股在震蕩整理後需出現有效配合最為關鍵。從週二總體表現看,目前部分績優品種強勢上漲後進入震蕩整理,而總體績差、虧損股表現強于績優股,績差股的大面積表現並非是市場能夠延續的關鍵。如果A股在密集區域內要保持強勢上漲或運行,沒有績優股的繼續配合將難以成行,因此對於密集區內的爭奪關注績優股配合情況非常重要。

  基本面能否保持穩定

  從目前基本面來看,相對穩定,比如PMI、發電量等指標繼續向好等,但也同樣存在不確定性因素的産生,比如隨著A股全流通步伐的加快,中國A股市場將向國際資本市場估值靠攏的步伐也將體現。從目前主要資本市場來看,英國、美國、香港、德國等股票市場平均PE大都在12-15倍之間,市凈率大都在1-2倍之間,而目前中國A股市場中滬深300PE為23倍,A股主板為27倍,中小企業板為45倍,創業板依據發行業績PE 高達近90倍。如果國際金融市場繼續弱勢或重挫,本身較低的股票估值也將波及A股,形成估值下拉影響。研究發現,目前投資政策是否轉向需要關注。

  據統計局初步測算,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有4個百分點,投資貢獻了7.3個百分點。説明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長主要由投資拉動,投資在經濟增長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而基本面上投資政策是否發生變化非常關鍵,特別是建築、地産等行業投資政策的變化,另外11月初經濟數據也需投資者密切關注其變化情況。(九鼎德盛 肖玉航)

  A股一枝獨秀繼續深化 藍籌股走強增厚行情基礎

  "升值、通脹、內需"是明年行情的三大主題,符合這三大主題導向的金融、地産、汽車、醫藥、商業等正是現階段行情中交替上漲的熱點。由此可見,跨年度行情已在運行之中。

  糾正三誤區提高風險意識

  創業板上市只熱鬧了一天就進入沉寂狀態。對此,投資者必須糾正此前的三個誤區。一是,有投資者認為創業板不太講究市盈率,更講究市夢率。我們需要認識的是,環顧全球創業板,凡是講究市夢率的大多數已成"死市",但凡還講究市盈率的,如美國納斯達克或英國AIM市場還"活得好好的"。二是,部分投資者認為創業板高溢價行情能為主板打開新的估值空間,但我們需要明白的是,自從地球上有了創業板,基本上都是創業板跟隨主板趨勢波動的,創業板出現階段性超溢價行情只是偶爾為之。三是,目前創業板企業與中小板並無本質上的差異,同樣的公司在中小板是50倍市盈率,在創業板是100倍市盈率,價值標準存在那麼大的差異是不合理的。

  因此,投資者對創業板的風險仍需重視,創業板行情的重要頂部已可確定,但底部還遠沒確定,半年以後推出創業板指數的時候,或許是創業板行情回歸穩定的時候。

  藍籌股走強增厚行情基礎

  創業板走向價值回歸路之時,或許是小盤股與大盤股行情産生風格輪動之際。實際上,以10月份PMI指數環比增長0.9%並達到55.2%為標誌的,經濟與公司業績正加速復蘇為依據。以三季報披露完畢為契機,以外圍資本和居民儲蓄雙向流入為動力,以金融股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行情已經處於復興之中。

  抽樣三季報顯示:工商銀行非但利潤增長顯著,並且資本充足率已提高至12.6%;即使建設銀行業績增長並不突出,但撥備覆蓋率已繼續提升至161.08%,充分釋放了後續減值計提的壓力,已經為未來業績增長預留了空間。很顯然,三季報的披露讓市場已經充分認識到了相對於H股普遍處於折價狀態的大銀行股的價值低估,大型藍籌股恰當其時的價值顯現也進一步促進著行情風格輪動的形成。在未來半年多的時間裏,整個基本面處於高增長、低通脹的經濟環境中,是企業盈利的最佳環境。三季度報表披露完畢後市場盈利預期又有進一步的提升,隨著業績驅動的深入,藍籌股行情正在水到渠成。因此在策略上,行情震蕩中"挖坑"的過程正是加倉迎候跨年度行情的良機。

  A股"一枝獨秀"繼續深化

  許多投資者或許疑惑,近期外圍股市風聲鶴唳,A股市場緣何能一枝獨秀?實際上,無論是近期層出不窮的貿易摩擦,還是聯手向人民幣施加升值壓力,其凸現的是歐美經濟復蘇後繼乏力、赤字壓力沉重、刺激政策難以為繼的窘景。在歐美復蘇後繼乏力與中國加速復蘇的差異之間,凸現著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的格局和人民幣資産升值的趨向。隨著全球資本調整資産配置結構的深入,A股獨領風騷的格局必然會繼續深化。

  三季報披露完畢後的行情開始進入年末階段,年末階段的行情總是比較複雜的,其中牽涉到了諸如年終結賬、財務平衡、突擊重組、突擊擴容、"挖坑"佈局來年行情等因素。但基於行情的大方向,年末階段也是"亂中佈局"的好時機。同時,如果我們放眼明年行情,人民幣升值、通脹顯性化、促進內需的三大投資主題已是清晰可見。如果把這三大主題融合起來,金融與地産無疑仍是持續關注的重點。(上證 阿琪)

  A股有望展開跨年度行情

  隨著創業板塵埃落定,短期擾動主板運行因素逐漸趨弱。伴隨投資者對經濟復蘇信心增強及通脹憂慮,資金可望加速流入股市,推動A股市場震蕩上行,並演繹出跨年度行情。

  經濟復蘇增強市場信心

  近期各主要經濟體公佈的數據顯示,全球經濟復蘇步伐在加快。美國供應管理協會10月份製造業活動指數(PMI)升至55.7%,高於9月份的52.6%,為2006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同時,9月份二手房銷售數據環比增長6.1%,營建開支環比增長0.8%,均好于預期。英國10月份PMI指數由上月49.9%彈升至53.7%,創下兩年來最高增幅。歐元區10月份PMI也上升至50.7%,創下自去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上述數據顯示,美國、歐洲兩大經濟體的復蘇力度在增強。

  中國10月份PMI指數為55.2%,比9月份上升0.9個百分點,升勢有所加快。從分項指數來看,反映需求的指數變化幅度更明顯,新訂單指數達到58.5%,比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進口指數急升至52.8%,比上月上升2.1個百分點,為去年4月以來的最高值。10月份PMI數據反映中國經濟仍處於上升通道中,並有加速跡象。

  政策收縮窗口尚未來臨

  雖然數據顯示全球經濟的復蘇狀況好于預期,而且澳大利亞央行再次提高基準利率,但我們認為,年內中國、美國、歐洲的央行追隨澳洲央行加息的可能性較小。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長超預期主要依靠政府強勁的汽車補貼、住房補貼等刺激經濟政策,而隨著"舊車換現金"計劃結束,9月份美國個人消費開支下降0.5%,為9個月來最大降幅。

  另外,由於就業市場吃緊,個人消費信心依然低迷。因此,近日美國財長表示,目前政府首要任務是恢復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而真正經濟復蘇不是依靠政策主導,而必須依賴私人部門的重新崛起。同時,需要防範銀行業過度謹慎,導致經濟復蘇無法獲得足夠信貸支持。此言表明,美國政府尚無意退出經濟刺激計劃,並改變寬鬆貨幣政策。

  相較其他經濟體,中國經濟目前的表現無疑是強勁的,這也使得政策重心從前期的"保增長"轉向"調結構"與"通脹預期管理",而管理通脹預期的新調控目標使得貨幣政策可能轉向不時成為擾動市場走勢的一大負面因素。但我們認為,對於流動性收縮的擔憂目前仍只是停留在心理層面之上,實質性舉動或要到明年二季度。

  首先,CPI四季度末有可能由負轉正,但短期仍將在可控範圍之內,實際通脹壓力並不明顯;其次,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長主要貢獻來自於投資,對GDP貢獻了7.3個百分點,而且國有部門投資佔主導。隨著明年政府投資的效用逐漸遞減,經濟復蘇勢頭能否延續將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在這種背景之下,貨幣政策不可能貿然轉向;另外,中國出口部門剛略有起色,如央行先於美聯儲上調利率,必然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不利於出口部門恢復。

  綜上所述,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A股市場有望迎來較佳的投資窗口期,一方面全球經濟復蘇態勢逐步明朗,國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加速提升,另一方面,全球實際通脹水平仍處於低位,各主要國家的央行尚有足夠的空間觀察經濟復蘇和通脹的變化,使得去年底以來的寬鬆貨幣政策得以延續。

  因此,我們認為,A股市場有望演繹出跨年度行情,而市場熱點將從多方面展開。經濟復蘇背景下盈利已出現拐點且當前估值仍低於歷史平均水平的行業適合中線佈局,如銀行、地産等;另外,迎合全球産業調整方向的主題投資將不斷活躍,如低碳經濟産業相關的智慧電網、新能源等,而出口導向型産業伴隨四季度國內出口改善,也存在交易性機會。(南京證券 周旭)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進入 經濟頻道 證券首頁

責編:張福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