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汽車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汽車離超市還有多遠?

 

CCTV.com  2009年10月30日 08:1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成都晚報  

  成都晚報10月30日報道 近日,記者從重慶力帆獲悉,力帆汽車在全國各地攜手當地大型商超,開展了各種各樣的聯手促銷活動。按説這是一條已經不新了的“新聞”,不論是從品牌聯合的角度,還是從汽車營銷過程中的展覽展示方式的選擇,應該説這事件都不足以吸引行業關注者的眼球。但就是在這麼一個很不起眼的活動中,卻讓人看到了汽車向“平民化”邁進的步伐,多少還是很令人欣喜。

  據了解,活動期間,凡在指定超市購物的消費者,都將有機會贏取力帆汽車,而在活動期間購買力帆汽車的消費者,也將獲得超市提供的購物優惠。這樣的舉措,多少有點把汽車也當做超市商品的味道了。既然是超市裏的東西,自來自取,豈不是大大的“平民化”了?

  在中國老百姓的意識裏,“有車”是高生活品質的重要象徵。換言之,全面建設小康[綜述 圖片 論壇]社會,自然要“全面有車”。以中國目前的居民收入水平和汽車價格而言,如果每一個家庭都拿出“傾力以赴”的精神來對待買車這件事,實現“全面有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至少可以達到“大部分有車”,但是這種“舉家之力”的做法並不可取。汽車要想能夠儘快成為“國民商品”,“進超市”或許是方法之一。

  從使用性上來説,汽車已經是一種“全民需求”的商品了,具備了成為“國民商品”的基本條件,但超出老百姓綜合購買力的車價,已經是限制汽車成為“國民商品”的門檻。通過技術革新與生産力的提高來降低成本,從而達到壓低價格的目的,是一條可行之法,但要在短期之內現實這一點並非易事。而且實現技術升級的研發成本,最終也必然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如此一來,技術升級也就變得沒有意義。

  技術的路子行不通,可以在渠道上想辦法,銷售模式的變革可以成為控製成本的有效途徑。傳統的建4S店的投資至少也是以千萬級為單位計算,加上營運過程中的維護、使用,成本消耗絕小不了。這些成本都轉嫁到汽車的售價上,車價因此上漲的幅度可想而知。而且這些成本都不屬於汽車的原始資料成本,也就是説不是生産成本,如果汽車的銷售模式能夠找到一個更加低成本的方式,這些成本將得到大幅度的控制,比如説把汽車放到超市裏去賣。

  當然,把汽車放到超市裏去賣,並不是説要在一夜之間突然撤掉所有的專有銷售渠道,畢竟汽車作為一個耐用型的消費品,對於相關的售後服務、信息管理等方面有著比普通商品更高的要求。在超市買了一袋酸奶,回家就喝了;在超市買了一輛汽車,兩年之後壞了,超市還能提供售後服務,十年之後又壞了,超市此時卻已經不經營該品牌的汽車,甚至超市也已經不在了,事情就無法處理。不過,汽車卻可以學習家電的做法——行業性的集中賣場,通過行業性的集約化銷售模式,繼承了傳統超市有效控制銷售成本的優勢,也保持了本行業的特色。

  相關鏈結:

責編:張福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