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國際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航母”起航

 

CCTV.com  2009年10月26日 08:4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4日在第十二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提出,“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首期基金10億美元募資工作已近完成,年內可開始投資動作。同時,中方決定將向東盟國家提供的150億美元信貸中的優惠性質貸款額度增加到67億美元。

  從金融創新到金融監管,從人民幣兌換試點到建設區域性跨國銀行……一條中國與東盟金融合作的創新路線圖逐漸浮出水面。這艘發展中國家最大的金融合作“航母”在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中起航。

  三大因素呼喚突破金融壁壘

  貿易逆差,基礎設施建設和應對金融危機,這是讓中國-東盟金融合作需求變得迫切的三大主要因素。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許寧寧、美國漢普敦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李統毅均認為,儘管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已經進入倒計時,但困擾自貿區發展的問題仍然存在,短期內較為明顯的問題就是東盟國家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問題。

  許寧寧分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初衷是,中國從中獲益30%至40%,東盟國家從中獲益60%至70%,最好的可能性是通過東盟對中國的貿易順差來吸引東盟,達到經濟共贏、政治互信的綜合目的。但從實際上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後,貿易轉移的可能性很小,貿易創造的空間尚未打開。“因此,要解決貿易逆差問題,就需要從産業分工、行業對接等多個角度實現,無論哪一個角度都離不開金融合作。”

  其次是基礎設施建設問題。自貿區的穩定發展應儘快從簡單的“降低關稅”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發展,推動以泛亞鐵路、南-新公路建設(南寧-新加坡)為代表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副會長遲長海告訴記者,目前很多東南亞國家的公路建設都是中國出資、中國建設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的鉅額資金,僅靠中國國內銀行的支持肯定無法徹底解決,東南亞國家也有投融資的需求,如何實現基礎設施領域的金融對接成為不可或缺的環節。”遲長海説。

  第三是應對金融危機産生構築區域金融“防火墻”的需要。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經濟學家湯敏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鉅額外匯儲備和中國企業向外發展的動力以及東盟國家應對金融危機的需求,形成了中國-東盟金融發展的需求。

  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學者認為,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使得中國和東盟國家産生了強烈的對美元霸權的擔憂和穩定區域市場的共識,這一共識就直接轉化為推動中國-東盟金融市場發展的迫切需求。

1/2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