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機構看盤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兩大新動力繼續推高市場

 

CCTV.com  2009年10月21日 09:5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證券報  

  □南京證券 周旭

  美元持續貶值催生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而伴隨美國等發達國家經濟復蘇跡象越發清晰,全球投資者風險偏好明顯增強,資金開始流入新興經濟體。我們認為,中國資産在人民幣升值及通脹預期下有望獲得重估,從而成為推動A股上行的新動力。

  熱錢流入緩解流動性壓力

  央行日前公佈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截至9月末,金融機構外匯佔款餘額為18.54萬億元,較8月份增加4068億元,增加額創年內新高。今年前8個月,新增外匯佔款基本維持在1000億-2000億元,其中,最高的5月份為2426億元。另外,前三季度國家外匯儲備增加3266億美元,而第一季度外匯增加只有77億美元,三季度則增加1488億美元,其中9月份增加618億美元,扣除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仍有高達414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增量,這被視為國際熱錢加速流入中國的徵兆。

  經濟數據相繼披露,世界各國主要經濟部門對經濟復蘇均表達樂觀的預期。日本央行在近日公佈的地方經濟報告中,對日本全國9個地區的經濟景氣判斷均作了上調;德國經濟部認為,受出口形勢好轉拉動,德國經濟在第二季度持穩後,第三季度有望出現明顯增長。這些樂觀的言論,令全球投資資本風險偏好開始增強。

  美元作為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貨幣和商品交易計價貨幣,其匯率更具市場化。隨著美元“避險需求”減弱,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及美國“雙赤字”問題,再次為投資者所關注。金融危機期間,美國政府為穩定經濟注入的大量資金,大幅增加政府財政赤字,目前正成為美元貶值的背後推手。迄今為止,美國政府尚無阻止美元貶值的實際動作。

  作為率先復蘇的國家,中國經濟增長更顯強勁,由於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其匯率有可能被低估。我們觀察到,自二季度至今,大量熱錢涌入香港,由於香港股市與內地股市具有密切聯絡,投資于香港股市也可以獲得內地經濟成長及資産升值帶來的收益。因此,伴隨美元貶值,人民幣重估的壓力將不斷增大,而國際資本流入國內的速度也將加快,從而抵消由於信貸政策微調對股市流動性形成的負面效應。

  通脹預期逐漸增強

  市場普遍預期即將公佈的9月份CPI與PPI仍為負值,而且基於全球閒置産能仍處於高位,投資者對通脹的看法較為樂觀。但弗裏德曼曾説:“通貨膨脹無論何時何地都是一種貨幣現象”。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各國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注入的現金分別高達1.2萬億美元和4000億美元。危機期間,由於銀行慎貸,這些資金主要存放于銀行或購買政府債券。隨著金融動蕩穩定,蟄伏的全球過剩流動性開始流向盈利高的資産,主要是大宗商品市場和新興經濟體,比如,原油價格已逼近80美元/桶。

  國內流動性充裕程度也達到歷史高位。9月份M1和M2增速都雙雙創下了近15年來歷史新高,分別達到29.51%和29.31%,且M1增速也超過了M2。歷史數據顯示,M1超過20%的增長往往會伴隨通脹的出現,而目前以CPI衡量的通脹水平仍然較低,關鍵在於現行的中國CPI統計中食品的權重過大,而反映資産價格的房價已較去年金融危機時期大幅飆升。

  按照國際慣例,房價並不計入消費物價指數,因此,對CPI的影響有限,但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對CPI的影響卻不能忽視。國內自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之後,市場對於原油價格的變化更加敏感。而原油價格的上漲也帶動了其他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將對未來3-6個月中國國內消費價格指數造成較大影響,2006、2007年的輸入型通脹威脅可能將再度襲來。因此,隨著基數效應的消失以及基礎原料價格的不斷上漲,通脹預期將再度抬頭。

  雖然當前市場對經濟增長持續性仍存在爭議,而且創業板開板之後,對主板的資金分流情況也需要觀察,美元的走勢波動也會對股指短期的運行産生影響,但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及通脹預期的強化,市場的中期運行趨勢將趨於明朗。而即將公佈的三季度企業同比較快的盈利增長數據,也支持市場震蕩向上運行,市場將進入到圍繞人民幣升值及通脹預期為主題佈局階段。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進入 經濟頻道 證券首頁

  相關鏈結:

責編:張福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