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的不斷攀高也將助推國內成品油漲價。(東方早報 劉建平 製圖)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自今年5月《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頒行以來,中國成品油價格基本遵循了一月一調的規律,而每月的月末也被輿論普遍視為調價的“窗口期”。但隨著國際油價近期連續大漲並於昨天突破80美元,這一調價規律首次面臨重大挑戰。
卓創諮詢分析師認為,根據《辦法》,當國際油價連續22個工作日的平均變化率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國際油價近半個月來的漲幅已逼近10%,超過了4%的調整標準。照此計算,若國際油價繼續上漲,本月底國內油價的調價窗口將再度打開。預計此次漲幅應該在每噸400元左右,汽柴油零售價可能會上漲超過0.3元/升。
招商證券分析師裘孝峰則認為,此次調整幅度會大於以往,預計上調幅度在400元-500元/噸。東方油氣網首席經濟學家鐘健則指出,本月是否調價還需進一步觀察。
另一方面,由於此前國家發改委發佈的《辦法》規定,當國際油價超過80美元後定價辦法將有所調整,隨著這一假定條件在昨天成為現實,本輪調價又增加了新的變數。
根據《辦法》,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每桶80美元時,按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成品油價格;高於每桶80美元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潤計算成品油價格;高於每桶130美元時,按照兼顧生産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原則,採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産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
“事實上,在此價位以前,國內油價的調幅已經被屢次削減。即便這幾天國際油價達到80美元,並不意味著發改委會進一步啟動削減調幅的舉措。因為,國內油價調整對應的是一個計價窗口期內的若干種國際原油平均價,而不是僅僅若干天的價格。”鐘健對本報記者説。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此次上調成品油價格的必要條件全部滿足,考慮到穩定等因素,國家也可能適當推後調價時間。此前,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許昆林就曾公開表示,油價上調相對考慮的因素會多一些,4%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唯一因素,還要綜合考慮國內的經濟狀況。
“這些狀況包括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下游行業承受能力和國內成品油供求情況,包括煉油企業生産經營情況等,此外還要分析國際油價的走勢等因素。”許昆林説,“下調價格考慮的因素相對會少一些,容易決策一些,所以兩次下調基本到時間就下調了。而今年油價的幾次上調中就有一次推遲了一個多月,另一次推遲了數天。” 記者 陳其玨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