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忙不過來的時候嗎?我願出售個人時間,讓我來做您身邊的生活助理。”今年26歲的李先生,前段時間在網上發帖出售自己的“剩餘時間”,但兩個月過去了,卻一個業務也沒接到。
網上發帖出售“剩餘時間”
“無論任何事,只要是您需要的,我都為您服務,我是您貼心的打工達人。內容包括代購、外送、排隊、跑腿等不與法律抵觸的工作。”昨日,記者在大渝網裏發現這條“出售剩餘時間”的帖子。
發帖人李先生稱自己現在某事業單位從事車輛管理工作,平日比較閒暇。在8月份看到媒體報道一位名叫陳瀟的北漂女孩在網上開店,出售自己的“剩餘人生”,受此啟發,他也在網上發了帖。然而距離發帖已過去兩個月,至今沒接到一個業務。
重慶網店生意也不樂觀
記者隨後在淘寶網上搜索出售“剩餘時間”以及“剩餘人生”共4家重慶網點,發現其成交記錄有三家顯示為零。
一位在主城區經營此店的陳小姐告訴記者,在江北區做文秘工作的她於今年初在網上開了店,“第一筆業務是過春節時,冒充客戶已分手的女友打個電話到‘男友’家報平安,事成之後收了50元。”但關於業務量和成交率,陳小姐説,網店出售“剩餘時間”的生意並不好做,顧客多是80後:“起初每個月能做一到兩單,近段時間基本沒有了。”
專家:重慶還是有市場
只是很多人不曉得這種服務
2008年12月,26歲的北漂女孩陳瀟在淘寶網上公開標價出售自己的“剩餘時間”,成為賣時間的第一人。陳瀟迅速走紅後,一時間,全國各地的很多年輕人紛紛效倣。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張仲明談了自己的看法:“現在社會需求多種多樣,職業的空間也需要拓展,發展網絡新職應該值得鼓勵。”但由於每個城市具有差異性,張教授解釋:“重慶的市場還是有一定的需求量,只是很多消費者並不知道有這項網絡服務,如果建立完善的服務系統,受眾會更容易接受。”
相關鏈結:
責編:肖成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