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賀輝紅
2007年10月16日,在經濟學教授、股市名流、券商策略報告紛紛暢想“黃金十年”、瞻望萬點可破的氣氛中,上證指數摸高6124點。然而,它旋即在股民的熱盼中轉頭急下,讓6124點成為讓中國股民灼痛的峰頂,沒人預料到直至一年後的1664點才止瀉。
到2009年10月15日,自底部盤升一年的上證綜指以2979.79點報收。而就在指數從6-1-3的崎嶇過程中,中國股市的內外環境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由是,各類投資者的參與方式和盈利模式都發生較大變化,構成一個特殊時期的股市獨特生態。
價值投資如浴寒冬
在6124點之前的牛市,是由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股權分置改革等制度變遷共同推動的,以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為基礎。由此,價值投資此階段被奉為“聖經”,也為投資者帶來可觀回報。
然而,當突如其來的全球經濟危機侵襲中國經濟之後,種種不明朗因素非但讓投資者,甚至讓上市公司都無法預期自己的未來。
反映在股市上,就是堅定的價值投資者損失巨大。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在2008年,以價值投資模式為主的公募基金虧損近1.5萬億元。雖然經過2009年的大反彈,這些虧損的基金收復了不少失地,但他們卻也不是市場的大贏家。
在不明朗之中,靈活者一般比“認死理”的要少吃虧。最近兩年,公募基金中最閃亮的當是被稱為“基金經理第一人”王亞偉,私募基金則首推擅做短差的楊永興,但在多數市場人士看來,他們的特點似乎是與價值投資離得較遠。據統計,王亞偉從業生涯中,投資最成功的三隻股票是上海梅林(600073)、岳陽興長(000819)和廣鋼股份(600894),並不在大家扎堆追捧的價值公司行列。而另人奇怪的是,王亞偉做得失敗的一隻股票卻偏偏是讓很多人受益的“價值投資第一股”貴州茅臺(600519)。因為業績突出,業內目前已經出現“王亞偉粉絲團”,凡是他買的股票總會有很多人跟風。
或許,王亞偉認為自己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一種另類的價值投資模式,他的成功不能説明價值投資主流地位的喪失,而楊永興的成功也許證明,在股市生存有比價值投資更順手的方法。讓楊永興名聲大噪的是“兩小時持股”,即第一天晚點買入熱門股,第二天早點賣出。借此,他在重慶國投發的一隻信託産品半年內漲了近1.6倍,成為本年度最大的黑馬。據稱,他的第二個信託還未發出來,就已被提前預訂一空。
除此之外,市場的大贏家應該還包括在一些重組股中的“超級潛伏者”。在2007年牛市末期,劉芳因為持有ST金泰(600385)的連續42個漲停而一舉成名,此後這個“超級散戶群體”就活躍在人們的視線裏。像李予成、黃木順、吳彩銀、吳旗等,他們潛伏在ST股中數年,但一旦獲利幾乎都是以10倍計算。
如上種種,使不少投資者考慮如何“適者生存”,他們對價值投資理念開始動搖,或者説敬而遠之,一些品質優良的股票不再受到市場追捧。來自Wind的數據顯示,在今年市場反彈期間,虧損股比績優股跑得快,高估值股也比低估值跑得快;在市場調整階段,也是出現了虧損股比績優股抗跌,高估值比低估值抗跌。原本是熊市重質,但在中國股市的價值投資卻正在經歷殘酷的考驗,而這種模式的光輝本就需要大跨度的時間才能閃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