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收藏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紅色收藏"日漸走紅 成為藏品中的"績優股"圖

 

CCTV.com  2009年10月12日 14:2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網  

資料圖片:河南武陟兩老人合辦“紅色收藏展” (來源:美術報)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週年,紅色收藏展覽、紅色藏品拍賣會……收藏界的“紅色收藏”更加紅火。從宣傳畫、書畫到瓷器、郵品、像章等,一股股“紅色風暴”正以高調的姿態“踱步”于市場,成為藏品中的“績優股”。

  “秋拍”主打紅色收藏

  如果説市場上“紅色收藏熱”的表現太抽象,那麼拍賣會上的紅色收藏便是最直接的體現。有人預見,今年的秋拍,“紅色經典”將大放異彩。

  回望今年的春拍,專場幾乎籠罩在一片紅色中,並頻頻拍出高價:5月中旬的北京翰海,靳之林的《南泥灣》以1344萬元成交;6月的中國嘉德春拍,沈嘉蔚的《為我們偉大祖國站崗》以795.2萬元高價順利成交。

  説到秋拍,10月15日將舉辦“紅色記憶”專場的朵雲軒拍賣公司,將拍賣國畫、宣傳畫、年畫、版畫等60余件“紅色”題材作品。其中,《鐵道遊擊隊》、《毛主席萬歲》等作品,將成為“大亮點”。隨後,中國嘉德將在11月下旬舉行“新中國美術專場”,推出20余件“紅色”藝術品。焦點作品有書畫《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油畫《大字報好》、《轉戰南北》等。此外,不得不提的壓軸作品——程十發創作的惟一一部以毛主席為主角的連環畫《歡迎毛主席》,也是首次在拍賣中亮相。

  而在眾多“紅色記憶”裏,“開國”影響力則可見一斑。據收藏家曾驛維介紹,1949年10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報》,日前市價已經在5000元左右,而當時別的日期的舊報紙,在今天僅僅價值幾十元。

  此外,1949年新中國成立舉辦開國大典時,登天安門城樓的請柬才“夠范兒”,成為各路藏家追捧的對象。“當時能拿到請柬的人本來就很少,歲月流逝,很多人已經遺失了。因此,蓋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秘書處’印章,寫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于十月一日下午三時在天安門前舉行,特函通知,請務于下午三時前攜代表證至天安門城樓上參加為荷。此致’字樣的國慶請柬,市場價格不低於萬元。”曾驛維説,由於存量不多,市面交易幾乎空白。

  市場潛力不容小覷

  據了解,僅收藏毛澤東像章的,全國就有數十萬人。隨著民間收藏不斷發展,與中國革命、偉人等相關的題材收藏,更是“深入民心”。記者了解到,近5年紅色藏品平均漲幅在5倍以上。以前家家戶戶都有的毛主席半身雕塑像、革命戰爭時期和解放初期的徽章,現在都要賣到幾百甚至幾千元。

  而對於一些較普遍的藏品,此前市場價位還不算高,但隨著建國60週年的到來,市場價一下子翻了三四倍,甚至十倍。一本40開的《紅燈記》連環畫價格已在800元人民幣以上;一套“樣板戲”連環畫市場價已近6000元人民幣,彩繪版本則高達上萬元;一本抗日戰爭初期毛澤東的《論持久戰》,三年前價值2500元,現在能賣到5500多元;一套瓷質的毛主席像章拍賣價在3萬元以上;一枚“全國江山一片紅”郵票能拍到10萬元以上。另外,20世紀初最早翻譯發行的中文版《共産黨宣言》,已不多見了,市場價竟高達20多萬元。

  “紅色題材”在市場的卓越表現,看得出它們已經具備一定的收藏投資價值。但藏家曾驛維提醒,“不要盲目‘追紅’,因為它們的質量也參差不齊,並不是所有作品都能拍出高價,多數作品的價格只有幾萬元。關鍵要看‘是不是名家的作品’,當時‘是否具有較大的社會效應’。”

  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真正有史料價值和藝術水準的經典藏品,存世的並不多。而這些為數不多的文物,要麼被博物館收藏了,要麼被民間保留著,不願意出售。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