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人物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厲以寧談新中國60年跨越:中國變革推動中國發展

 

CCTV.com  2009年10月01日 08:4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當了兩年會計,1951年考上北大,新中國這60年基本上我都經歷了。”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辦公室裏,79歲的經濟學家厲以寧以見證者的身份,暢談了自己眼中新中國60年的歷史性跨越。

  “中國變革”最引人注目

  回首60年,中國從一個經濟發展起點低、人口基數龐大的國家,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人均國民收入也從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從貧弱走向富強,綜合國力的跨越為世人注目。

  “綜合國力的提升並不是這60年最明顯的跨越。”厲以寧説,綜合國力的跨越是重要的,但必須找它的源頭。

  厲以寧認為,這60年跟過去相比,實際上是實現了三大跨越:制度角度講,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生産力角度講,從農業社會過渡到工業社會,又過渡到一個現代工業社會。政治上講,從一個分裂的國家到形成一個強大的國家。

  “首先是制度的變革,沒有制度的變革,特別是沒有後來的改革開放,那就談不到綜合國力的提高。”厲以寧認為,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這是一個飛躍,社會主義制度中又從計劃經濟體制過渡到市場經濟體制,這個跨越是最要緊的。

  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展速度令世界驚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中國正因其日漸強大的綜合國力,受到全球的格外關注。一時間,“中國速度”、“中國奇跡”、“中國道路”的評價不時出現。

  “這些評價我覺得都比較膚淺,不能説明中國發展的本質問題。實際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國變革’。”厲以寧説,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轉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更能全面地反映中國60年的發展變化。

  客觀評價“計劃經濟”

  從1958年到1971年,厲以寧前後3次被下放,飽受生活的磨難。但正是在這3次下放過程中,他對中國經濟的認識更加深刻,並走上了一條為改革鼓與呼的學術道路。

  “應該説,論發展最快還是在改革開放以後。但是要談一點,為什麼我們一開始要選擇計劃經濟?”厲以寧認為,這是歷史造成的,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當時,新中國處在帝國主義包圍、封鎖之中,而且蘇聯這個榜樣在前面,中國只有這條路。

  厲以寧舉例説:“如果當初沒有計劃經濟,我們會有原子彈、氫彈嗎?”正是建立計劃經濟體制,集中了國家財力,才能辦成以後的一系列大事。

  “計劃經濟符合當時情況,改革同樣也是符合中國國情的,這樣才能正確理解這60年。”厲以寧説,計劃經濟體制剛建立的時候,有它的歷史原因,而且在發展經濟上有所成就,不能把它否定掉。當然,它隨後越來越顯示出局限性,不能使時代有更大的發展。

  厲以寧認為,鄧小平偉大之處就在於他看出來“體制必須改革”這一點。改革了體制,社會主義發展得更好,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更能充分發揮出來。

  “三大動力”推動中國跨越

  最後一次下放,厲以寧到了江西南昌鄱陽湖邊的一個農墾農場裏。令他印象最深的,是當時農民的貧窮:冬天穿的依舊是草鞋、單褲,鞋襪都沒有,吃的也非常差。

  “最近,從那邊來的農民告訴我,現在都發展起來了,農場變工廠、變果園了,還有養魚池,生活都提高了。”厲以寧對這種變化非常欣慰。

  變化的不僅僅是百姓生活的富裕,厲以寧認為還有人們的觀念和國民心態。“農民過去是保守的,現在農民都不這樣了,他觀念中有了國家有了整個社會,從保守中走了出來。從國民的心態來講,中國在世界上站起來了,心態上更加自信。這些是無形的跨越。”

  從有形的跨越到無形的跨越,新中國60年帶來許多歷史性的變遷。那麼,推進中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動力是什麼?

  “動力來自三個方面。”厲以寧分析説,1949年以後的動力主要是在百年國恥的基礎上迸發出來的,1979年以後則是改革開放把人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2003年以後科學發展觀注入了新的動力。

  厲以寧説,GDP是重要的,不抓生産力是不行的,但是更要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但這還不夠,我們還必須考慮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要搞循環經濟,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現代化”完全可以實現

  新中國成立已經60年,中國正走在全面實現小康和現代化的征程之中。根據規劃,中國將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

  “沒有這60年的跨越,不可能實現2049年的目標,因為歷史是不能割裂的。經過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我相信是完全可以實現這樣一個目標。”厲以寧表示。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厲以寧認為,特別重要的是對未來人才隊伍的培養。當前,要有幾十年、一百年的眼光來辦教育。各方面都打下基礎了,一代代新人慢慢成長起來,國家一定會大有希望。

  厲以寧指出,從下一步講,改革是最重要的問題,特別注意推進三方面改革:

  推進城鄉一體化,讓農民和城市居民享受一樣的待遇,包括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等。現在,國家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

  打破行業壟斷,使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平等基礎上競爭。一切領域,除了國家明令禁止的以外,都應該是公平競爭、平等準入。

  加快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社會保障問題沒有解決,即使有了錢,一般人家也不敢花,也就難以繼續擴大內需。當然,這需要有個緩慢的過程。

  “這三個改革做了,我相信下階段中國經濟會發展得更穩更好。”厲以寧最後説。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