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存在著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經常在一起交流的人由於互相影響,往往具有相近或類似的思想。當這種現象出現在股市中時,它就被稱為“羊群行為”。所謂“羊群行為”是指,由於受其他投資者採取的某種投資策略的影響而採取相同的投資策略;它的關鍵是其他投資者的行為影響一個人的投資決策,並對它的決策結果造成影響。
在股票市場中所出現的“羊群行為”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以下兩種:
1)基於信息的“羊群行為”傳統的金融理論絕大部分都隱含著信息完全對稱的假設。但在現實生活中,即使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現今社會,也不可能完全實現信息的對稱。不同的投資者所獲取的信息數量與質量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投資者的決策往往不完全是依據自己所有的信息,而是依據對其他投資者的投資行為的判斷來進行決策。這就形成了“羊群行為”。中國證券市場中存在的大量“跟風”、“跟莊”的投資行為就是典型的“羊群行為”。
2)基於名譽和基於報酬的“羊群行為”這種現象在基金管理中相當普遍。它的基本理論是:由於僱主不了解基金管理人的能力,同時基金管理人也不了解自己的投資能力,為了避免因投資失誤而帶來的名譽風險,基金管理人有模倣其他基金管理人的投資行為的動機。如果許多基金管理人都採取同樣的投資決策的話,“羊群行為”就産生了。同樣,如果市場上有許多的基金管理人都採取模倣行為的話,“羊群行為”就形成了。
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羊群行為”在股票市場上都廣泛存在,在中國的股票市場上,也同樣廣泛存在。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鏈結:
責編:張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