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喆 李良
備受關注的首批10家創業板新股申購首日,相比散戶的熱情高漲,基金經理則冷靜得多,少動多看成為不少基金經理的選擇。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採訪上海多家基金公司後發現,“冷處理”成為大家面對創業板首批新股申購的共同做法——僅用少量資金參與創業板首批新股的申購。對於下一步的具體運作,基金經理都拒絕談及。
而在北京,一些基金表示雖然也參與了創業板新股的申購,但注意力仍主要放在了主板市場。一位基金經理表示,如果創業板新股上市後受到爆炒,他會選擇果斷退出,等到市場比較理性後才會參與二級市場投資。“從目前的散戶熱情來看,爆炒的可能性很大。”
導致基金經理冷靜的根本原因是創業板首批新股過高的發行市盈率。以2008年盈利水平和發行前總股本計算,10隻創業板新股簡單平均發行市盈率高達42倍,最高的樂普醫療達到53.54倍,最低的上海佳豪也達到30.39倍。這麼高的發行市盈率顯然超出了基金預期。
“首批公司的質地沒話説,很顯然監管層花了不少心思,看到名單時我們感覺眼前一亮。”上海某基金公司投研部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但具體到是否值得投資卻需要推敲。畢竟如此高的發行市盈率,已經給予公司充分的估值,投資空間有限。”
該人士指出,創業板首批新股中,一些個股可以在主板和中小板市場中找到參照物。比如樂普醫療,其發行市盈率比中小板上市的魚躍醫療(002223)當前市盈率還要高,雖然公司質地很好,但也很難讓人對其後市抱有信心。不過,他認為一些具有獨特經營優勢,擴張前景看好的公司還是值得關注的。
“由於一些創業板新股有創投參與,上市之後公司可能比較有動力持續釋放業績,為創投退出創造條件。所以這些公司發行市盈率高也算可以接受,有業績在,明年估值就會降下來了。”北京一家銀行係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表示。
基金經理冷淡對待首批創業板新股的另一個原因是,創業板目前規模還太小,難以對基金的業績有實質性貢獻。與此同時,基金尚未建立針對創業板的研究力量,對相關上市公司的研究不夠充分。“保持關注,具體公司具體分析。”某基金公司這樣回答,“大家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觀察分析,也需要等待創業板變得更成熟一些,才會投入更多的力量介入。”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鏈結:
責編:張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