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車篇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和國民收入的提升,購車已成為普通家庭的必需品。趁國慶中秋大黃金周的來臨,可以攜一家老小逛逛車市,選一輛心儀的愛車。但目前家轎市場的車型産品越來越豐富,逛完後常令消費者感到選花了眼,購車過程被銷售顧問或親朋好友牽著鼻子走,最後購買的車型完全偏離了自己最早的預算。
怎樣讓自己選車過程更加理性,不因為一時的衝動而後悔?作為“海選”階段的消費者應做好以下功課。
一、歸納購車目的
目前,以私人消費為主的家轎市場已成為車市銷量的主力市場,而該市場的車型的豐富程度正滿足了不同個性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選車一方面不能太追風,另一方面也要切合自身需求,所以為了理性消費,在選車前建議大家進行自我需求分析。
首先,要明白購車的真正用途是什麼?為了上下班代步和週末家庭出遊;照顧到公司的企業形象和家庭用車的兼備;純粹為了生意場上的需求等。對於三種用途在選擇時的風格大相徑庭。第一種以經濟實惠,駕控方便為主;第二種要兼顧車輛的外形穩重和使用經濟性;第三種要符合穩重和大氣企業形象。
二、擬定購車預算
明確好購車目的後,要擬定好購車的整體預算,而且這個預算需要將各項開支計劃得越詳細越好。這樣不僅可以縮小選擇範圍,而且也不會因為購車過程的隨意性而造成購車以後發現費用大幅超標,一下變成了“月光族”。
一般預算儘量涵蓋多項購車後續費用,例如上牌費(可按車價10%預估),車輛全保(可按車價5%預估),車飾裝潢(如:防爆膜、發動機護板、光觸媒等常見項目),其他費用(一年小區停車場費用、車船稅、年票等)。在選車過程中,嚴格排出一些超支車型,將購車範圍儘量縮小。另外,建議私企老闆或單位發放用車補貼的消費者儘量考慮金融按揭的服務,減輕一次性購車的資金壓力。
三、確定購車風格
即使同一級別,也有歐係、日係、韓係和本土品牌等備選車型。怎樣買一部符合自己個性,又能涵蓋自己的購車需求的車型?我們可以先將車型系列進行大致的分類,在自己喜好的車型風格上進行再細化的選擇。通常來講,德係車注重先進技術和車輛的駕控樂趣,但價格往往高於同級車;日係車型,最出彩的地方是生産工藝的精細化以及車型的均衡性,而且油耗普遍控制得較好,符合務實消費者的審美;韓係車配置豐富、質量穩定、綜合使用成本較合理,相比其他合資品牌,性價比優勢更突出;本土品牌由於造車經驗短,品牌影響力有限,在同級車中往往擁有更好的價格優勢,“A級車的價格,B級車的享受”,而且維修成本最低。
由於不同品牌的造車理念以及在汽車設計中的車輛側重點並不相同,選車時可從外形、動力性、舒適性、駕控性、安全性以及經濟性等方面進行權衡,選擇一部更符合自身需求的車型。
四、選擇車型品牌
一般而言,保有量大、知名度高的汽車品牌往往擁有更完善的網絡佈局,而且售後配件供應也更充足。即使在其他城市使用,也能方便地找到維修網點。以桑塔納、捷達等車型為例,配件供應及維修網點甚至可以滲透到村、鎮級區域。由於品牌的積累,知名品牌更注重服務的整體水平以及維修質量“三包”承諾等。另外,品牌車型在二手車市場的殘值往往也更高。以家庭用車需求為主的消費者,建議在購買第一輛車時更多考慮到車型品牌與保有量等因素,當家庭選購第二輛車時,再追求個性化風格的小眾品牌。
購車篇
確定購車方向後,建議消費者可到汽車品牌較豐富的汽車城、汽車一條街等詳細了解車型情況。經過第一輪篩選後儘量將購車範圍鎖定為1-2款車型,再與經銷商進一步商談價格進行比較,商談價格的規程也會有一些竅門:
省錢妙招1:貨比三家
車市價格如同海鮮價,受車型供求關係、經銷商促銷、個人談判技巧等因素影響,不同消費者不同時間與經銷商商談的最終零售價並不相同。為了避免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購車價格偏高,建議消費者議價時選擇2-3家經銷商商談,進行價格對比、試探,基本可以掌握到市場目前的優惠水平。
由於目前經銷商地理位置比較偏僻,而且店與店之間相隔3公里以上。一般選擇2-3家已足以將市場情況了解清楚,如果挨個兒跑完不僅勞民傷財而且對最後成交價的貢獻度並不大。
省錢妙招2:選擇購車時機
車型優惠往往決定於供求關係。但整體上購車有三大原則:下半年比上半年價格便宜;月底比月初價格便宜;促銷期比平常期價格便宜。
由於經銷商全年銷量任務壓力更集中在下半年,為了實現銷量,下半年一些品牌就開始了衝量降價。下半月價格低於上半月的道理與此相似,受經銷商月底衝量的影響,消費者往往在月末反而獲得更多優惠。而活動促銷則是因為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市場推廣,到場的意向客戶眾多,通常經銷商會拿出更誘人的促銷項目來增大現場成交。另外,新車往往低於舊款優惠,而車型換代時折讓範圍最高。
交車篇
商談好價格,交完車款並不表示就此可以大功告成了,反而接下來的交車流程更加繁瑣,也更加重要,所以仍需打起十二分精神。在J.D.Power進行的客戶滿意度調查中,往往交車流程的投訴最集中,除了經銷商自身服務水平未跟上外,消費者對交車環節的不夠重視也常常引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注意事項1:車輛的檢查
交車環節消費者往往存在兩個極端:一種是太大意,提車時根本不檢查,開車走人;另一種是過分仔細,不僅對車身細紋求全責備,還要以發動機聲音來判斷車輛。通常,新車下線後要經過廠家嚴格的出庫檢測後才能發往各地。到了經銷商處,又將經過入庫檢查等,相比肉眼或肉耳的經驗判斷更加準確,過分的檢查只不過是尋求自我安慰而已。其實,在交車環節車輛的檢查把握一些技巧,既可以節省時間,又不會顧此失彼。
首先,將車輛放在光線較好的地方進行外部檢查。看是否因為庫存時間過長,日曬雨淋後車身與前保險杠等部位有明顯色差;在環繞四週查勘車身外表有無明顯的刮擦現象;檢查輪胎表面,是否有新胎毛刺,一般毛刺少的車輛行駛公里數會較長(一般客戶對公里數要求高,移動車輛時經銷商都會拔掉保險絲,反而輪胎上更難做假)。
其次,對車輛功能的檢查。打開所有的燈光,是否有損壞;升降所有玻璃是否都正常;發動機內檢查雨刮水、剎車油、方向盤油是否都在規定刻度;喇叭、空調、音響、電動座椅等電子設備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備胎、隨車工具是否都放置完好;自費或合同中贈送精品是否都加裝完畢。
最後,在所有靜態檢查完畢後,啟動發動機進行動態檢查。可仔細聆聽車輛行駛時有無異響;行駛過程中方向盤、換擋桿是否出現抖動,換擋是否順暢;內外循環、空調、音響、天窗、雨刮等能否正常使用;方向是否有嚴重跑偏(新車輕微跑偏正常,磨合一段時間會自然消失),剎車、倒車是否出現異響或使用不便。
如果條件允許,試駕完成後可到維修後場用舉升機升起車輛檢查底盤有無漏油等。
注意事項2:資料的檢查
在車輛檢查結束後,要仔細檢查各項隨車資料。合格證(上牌車輛行駛證)、車輛保險(發票、保單、保卡)、購置稅證、車輛説明書、免費保養卡等。按照合同註明的各項費用一一核實:購置稅、保險發票與合同上註明的金額是否吻合;贈送加裝項目是否都已安裝或交付。最好能與銷售顧問簽署交車清單,對於未盡事宜在交車清單中註明並要求銷售顧問簽字蓋章。 (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鏈結: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