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産業洗牌機遇,斷然終結“小煤礦”時代,大步推進“大煤炭經濟”。目前,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併重組工作有序推進。到2010年底,山西省原有的2600座煤礦將只保留1000座煤礦,兼併重組整合後的煤炭企業規模原則上不低於年産300萬噸,單井生産規模原則上不低於90萬噸。這意味著,山西數千名“煤老闆”將從煤炭經營前臺隱退,成為幕後的股東,或者從煤炭産業退出,進入新的投資和産業領域。山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山西省經濟學會副秘書長焦斌龍認為,山西煤老闆轉型分為兩個階段:2008年以前,在煤焦産業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部分人考慮到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主動轉向“可持續發展”之路;2008年以後,是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市場倒逼機制,大量煤老闆被迫集體轉型。
初涉“非煤”産業有點甜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煤炭焦炭等能源産業形勢發生了“由沸點到冰點”的逆轉,山西省地方中小煤礦紛紛限産停産,謀求轉産轉型。一些煤焦領域的民營企業家在農業、旅遊服務業、金融、信息甚至高新産業又打開了一扇門,初嘗非煤産業“反危機”逆勢而上的甜頭。
靠承包煤礦發家轉投農産品深加工
在位於孝義市下柵鄉西安生村的銘信禽業有限公司,數百名身著制服的青年工人正在流水生産線上處理肉鴨。下柵鄉鄉長梁洪向記者介紹,目前該廠有600多名員工,底薪為1300元加績效工資,算是當地的高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