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市場熱評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高價發行就是圈錢嗎

 

CCTV.com  2009年09月09日 08:0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證券報  

  國內資本市場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市場化取向,既符合國際慣例,又兼顧國內實際,然而,部分人士以中國建築、光大證券等高市盈率發行為例,認為發行改革就是高價發行,而高價發行就是向投資者圈錢。上市融資、高價發行真的就是圈錢嗎?

  發行價格是市場決定的結果

  無需諱言,在本次改革之前,確實存在對發行價格某種形式的干預,窗口指導也好,政府干預也罷,總之,發行價格的決定機制和過程不完全體現市場的因素和買方的意願,業內一直呼籲要求放開發行價格。本次改革傾聽了業內的呼聲,遵循了市場化的方向,將發行價格的決定權完完全全交給了市場,由發行人和保薦機構按照香港、美國等地成熟的價格發現機制組織詢價,最終確定發行價格。所以,高也好,低也好,都是市場決定的;尋找高的理由,低的道理,也只能從市場方面找原因,不能回到找政府、要監管部門干預的老路上去,不能價格高了要壓價、將來發行失敗要停發、要救市。一句話,既然我們選擇了市場先生,就得接受市場之手選擇的結果。

  沿著上述邏輯考察中國建築、光大證券等的發行價格,不難發現,造成發行價格偏高的根源在於目前二級市場的非理性亢奮,正是這種倒逼機制給了一級市場投資者某種強烈的暗示和信號。實證研究表明,二級市場狀況好,融資活動就活躍,發行價格也水漲船高;二級市場狀況差,融資活動自然就受到制約,發行價格也相應降低,甚至出現發行中止的現象。這裡的因果關係是很清楚的,可惜在國內常常會受到誤讀,很多人想當然的顛倒,用供求關係去推理,認為不發新股,股市就會漲;發行新股,股市就會跌。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既然發行價格是受市場大環境所制約的,我們就要接受市場亢奮時發行價格偏高、市場很悲觀時發行價格偏低甚至沒有訂單、發行失敗的現實。其實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近的如去年的恒大,遠的如科技泡沫前的網絡股,中海油的二次上路等等。所以,對於目前的發行價格,不妨放長眼光,“風物長宜放眼量”,在市場相對理性時再觀察一下,經歷較長的週期,比如一個完整的牛熊週期,恐怕會有不同的認識,會得出更經得起時間和事實檢驗的結論。若眼下一定要想使發行價格顯得理性些,首先就應使二級市場的表現更理性一些。不然,除了放棄市場化的方向,“穿新鞋,走老路”,其它修修補補的方式,又能有多大實效呢?

  相關鏈結:

1/2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