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獲顯著成效 貨幣信貸過度投放會帶來隱患
在目前經濟形勢下,中國貨幣政策走向受到極大關注。中央再度提出,將繼續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堅持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原因何在?隨著股市和房市的升溫,貨幣政策的執行是否需更加謹慎?在我國現有貸款結構制約下,貨幣政策轉型如何把握“度”? 本報就此專訪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
經濟下滑主要成因在國內
問:很多人認為中國經濟下滑主因是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您怎麼看待這個觀點?
吳曉靈:中國沒有發生經濟危機,也沒有發生金融危機。中國經濟速度的下滑,是多年經濟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合理、需要自我調整的必然趨勢,國際金融危機只不過是促使我國經濟增速下滑得快一點而已。
問:面對經濟下滑,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應運而生,由此對我國信貸市場有何影響?
吳曉靈:在經濟蕭條的背景下,為打消通貨緊縮的預期,採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對的,也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中國面臨的情況有所不同。國外的金融機構受了極大創傷,商業銀行不敢放款,中央銀行不得不代替商業銀行向社會直接提供信貸。而我國的金融機構有極大的貸款衝動,上半年的貸款額激增充分説明了這一點。
適度寬鬆不是“放縱”
問:寬鬆貨幣政策的實施目前是否適度?
吳曉靈:中國的中央銀行絕對不能採取和國外中央銀行同樣的政策來應對金融危機,要正確理解和貫徹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年初國務院確立了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17%、貸款增長5萬億元以上的目標,相對於8%的GDP(國內生産總值)增長和4%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增長是一個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今年上半年我國貨幣供應量(M2)增長28.5%,貸款增長7.37萬億元。可見信貸已經呈現過度增長的趨勢。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