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因為颱風“莫拉克”的原因,原本計劃晚7點的採訪被迫推遲,當風塵僕僕的胡立陽坐在記者對面時,已經是晚上10點。
在此前的媒體報道中,胡立陽頭頂着“華爾街神童”、“亞洲股市教父”等數個光環。但在波詭雲譎的資本市場,越神奇卻往往越容易令人懷疑。頻頻來大陸投資傳教的胡立陽,又如何看待自己的盛名呢?
已不炒股的“股市教父”
資料顯示,胡立陽曾是美林證券副總裁兼矽谷分公司總經理,享有“華爾街神童”的盛名。然而,處於人生頂峰的他卻辭去高薪職位回到台灣,當起了“股市傳教士”,之後到大陸發展,至今已近十年。
在採訪胡立陽之前,一位知名市場人士透露,胡立陽曾在華爾街有過非常成功的投資記錄,但這只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並沒有讓他終身受益。二十世紀80年代,在中國台灣股市的大跌中,他吃盡了苦頭。
胡立陽並未直接評價自己的“勝負”,但他的回答卻多少令人有些意外。“我已多年不炒股,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公正地判斷市場,才能給投資者最好的指導。”據他介紹,早在華爾街時他就不再炒股,“炒股與服務客戶兩者有衝突,沒辦法當一位好老師。無欲則剛,這種工作方式很受客戶歡迎。”
在胡立陽的博文《我人生的第一桶“真金”》中,記者看到,他的這桶“真金”也並非指錢,而是一項事業。胡立陽説:“客戶多了,通過本職工作所得到的收入並不會低於炒股收益。我的感受是,工作時不要腳踩兩隻船。幫人賺錢比自己炒股賺錢所獲得的樂趣更大。”
然而,一個不炒股的市場人士又怎麼會成為“亞洲股市教父”呢?人們對他的關注度真有那麼高嗎?有資料稱,1986年,胡立陽放棄了華爾街美林證券副總裁年薪千萬的“金飯碗”,應邀回到台灣擔任證券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在當地推廣證券投資。由於對股市判斷精準,被一些媒體稱為“亞洲股市教父”。
不過,一些台灣業界人士對胡立陽評價謹慎。群益證券研究部經理黃薰輝(台灣人)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説:“你聽説過巴菲特是美股教父嗎?這個稱號有點離譜。在台灣沒人敢用這個稱號。1995年是台灣股市的分水嶺,在那之前有四大天王,都是股票作手,後來三個破産了,一個持盈保泰,但這四個人並不包括胡立陽。我也是在大陸看到胡的書,才知道有這個人的。”
“我一直在質疑聲中成長。當年放棄炒股,美林的同事懷疑;放棄美林的高薪回台灣,家人質疑;年輕時也有很多被夥伴、同學質疑的故事。對於這些懷疑,我不想理會太多。很多媒體對我的市場判斷都有記載,我的判斷是唯一的,也是準確的。此外,我沒有任何負面新聞。”胡立陽面對這些懷疑時説。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