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國內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CPI、PPI屢創新低 指數下跌為何百姓感覺不大

 

CCTV.com  2009年08月13日 14:3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1.8%,創下10年新低;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8.2%,創下1996年以來新低。而這兩大價格指數的下挫也已經延續了頗長時日,為何老百姓和企業業主卻沒有感覺到物價、生産資料價格下降了呢?

  【故事一】

  CPI連續六個月下降沒感覺

    家住靜安西王小區的老陳對家裏的吃穿花費一直很上心,也包攬了家裏每天的買菜活:“10年來CPI最低?我怎麼感覺不到啊?你看,這大半年來我買菜每天就是花30塊錢,前兩天刮颱風,綠葉蔬菜還貴了很多呢! ”老陳覺得很疑惑,為什麼CPI的走勢和她的感覺不一樣,持有同樣觀點的人也有不少。而在很多年輕白領看來,房價又在漲了,身邊的東西,如買衣買鞋也沒覺得便宜,錢還是不夠花。

    車主也沒有覺得油價有多省。“沒感覺,每個月油錢大概還是600元。 ”住在梅隴到南京東路上班的王先生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加入有車一族的。王先生説,只有每回去加油站時,才能意識到油價是降了點。但加起來每個月的油錢也沒見少。

  原因:物價基數高居民對漲價更敏感

    為什麼CPI創下十年新低市民卻沒啥感覺?統計局的專家指出主要有兩大原因“左右”了人們對“物價”的感覺——

    去年的物價基數很高,特別是去年上半年,CPI增速達到7.2%的罕見高度,使得今年比較的分母很大,所以現在再一相除,肯定造成了比值大幅下降。但這個“比值”並不直接等同於商品價格是10年來最低,這樣就是概念上的混淆了。“事實上,現在的價格還處於比較高的水平,以上個月為例,上個月的價格水平只比去年底低了0.6個百分點,人們當然感覺微乎其微。”

    至於在不少人眼裏屬於物價之一的房價其實是不算在CPI指數中的。“在人們看來,房價這幾個月都在漲,而事實上,CPI統計中的居住類價格是不包括房價的,而是指的老百姓的水電氣費、物業管理費、建材裝飾、公房私房的出租費用等,因此房價上升,不會導致CPI的立即上揚。”專家這樣解釋。

    另外,工業品價格方面其實下降得比較多,但因為人們不是天天買,所以感覺也不明顯,例如今年上半年工業消費品價格水平同比下降1.8%,家庭轎車下降7.3%,移動電話機下降18.7%,電視機下降16.2%,電腦下降12.2%,但一個家庭不會經常去買,所以感覺不到價格的降幅和自己有多大關係。

    心理學專家則指出,人們在心理上“漲價”肯定比“降價”要敏感:“以CPI指數為例,它的計算涉及到多種商品。有的商品漲了,有的則降了。而老百姓對漲價的敏感度要更高些。一旦降價了,反而感覺不大。”

  【故事二】

  大宗商品價格與PPI反著走

    “上個月每噸螺紋鋼的價格才3000多元,現在快4500元了。 ”某鋼鐵貿易公司總經理唐先生一連用幾個“太瘋狂”形容近段時間的鋼鐵市場行情。鋼價已經連續三個月大幅提價了,真不知道還要漲到什麼時候。

    8月11日,寶鋼發佈9月第2批碳鋼産品調價政策——熱軋和冷軋鋼材售價均較8月上調600元人民幣/噸後,這次調價之後,寶鋼9月主要産品售價將較8月份上調多達15%,高於市場預期。

    記者昨日還從多個貿易商處了解到,除寶鋼外,馬鋼、沙鋼等生産企業也紛紛上調鋼材出廠價格。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國家統計局1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居工業品出廠價格 (PPI)同比下降8.2%,降幅加深,就算環比也僅僅增長1%。與此同時,很多大宗商品價格都出現上揚譬如國際原油價格已經站穩70美元每桶,國內成品油價在多次調整後仍比去年末漲價10%以上。PPI指數為何與眾多大宗商品價格背道而馳?

  原因:産能過剩致PPI回落

    PPI也沒有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市場行情同步起飛。儘管最近幾個月PPI環比出現上升趨勢,但步履十分遲緩。銀河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郝大明認為,阻止PPI快速上升的主要力量是普遍的産能過剩。佔GDP35%的出口依然以20%左右的幅度萎縮,造成了大量的過剩生産能力。在過去十年間,每當出口面臨困難,國內就會出現通貨緊縮。

    而在渤海證券宏觀分析師周喜看來,外需短期內難以明顯改善,企業産能過剩是導致PPI繼續下跌的原因。“從PPI數據上可以反映出企業的訂單在上升,而且歐美經濟數據回暖跡象比較明顯,在內需和外需兩方面都有一個提升的趨勢,但是需求提升仍然不足以解決産能過剩的情況。”周喜説。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PPI價格會受到大宗商品的影響,但大宗商品的價格未必會完全傳導到PPI上,中間的影響因素就是需求不足。

    這也就意味著,在歐美市場全面復蘇以前,國內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不太大。如果歐美經濟不能很快復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升的局面可能也難以持續。

    不少市場人士將PPI看成CPI的領先指標,其實也不完全準確。在經濟形勢穩定的時候,高PPI很容易轉化成高CPI。然而,如果國內需求疲軟,低CPI可能反過來壓制PPI。2004-2005年在國內實施宏觀緊縮政策時,就是由CPI的回落帶動了PPI的下降。

    然而,多位宏觀分析師也認為,PPI同比增速在未來兩個月也將迎來拐點,止跌回升。一方面,基期因素正在逐漸減小,去年PPI同比是在8月份達到高點,9月份開始回落,由於PPI已連續4月環比回升,因此,PPI同比可能在最近兩個月出現止跌回升。

    另一方面,國際能源價格的繼續上行將逐漸對國內能源價格起到傳導作用,帶動國內能源價格繼續回升。同時,國內需求的逐漸回升,也將對相關工業品價格繼續起到拉動作用,從而帶動PPI見底回升。(崔燁 王毅鵬)

  相關鏈結:

責編:韓文燕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