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公司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石化雙雄被曝工資是國人4倍 人力成本是美4倍(圖)

 

CCTV.com  2009年08月13日 11:5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經濟網綜合  

  據中國能源報報道,按照完善後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國內成品油價格實行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有控制的間接接軌,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收、流動環節費用和適當利潤確定。今年以來,根據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國家有升有降地調整了成品油價格,其中3次有控制地提高了成品油價格,2次下調成品油價格,對調動煉油企業積極性,保障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應起到了積極作用。

  我國石油資源缺乏,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石油需求迅速增長,國內石油生産遠遠不能滿足需要。據統計,2008年我國石油凈進口2億噸左右,佔全部石油消費量的51.3%,而且我國石油消費對外依存度還在逐年上升。如果不推進成品油價格改革,理順國內石油價格關係,就難以有效地利用國際石油資源,難以保證經濟社會發展對石油的需求,勢必影響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石油資源消耗過多,浪費現象突出。大排量車輛有增無減,交通狀況日益惡化,人民群眾生活環境質量不斷下降。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應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推進成品油價格改革,理順成品油價格,有利於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石油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有些人總是拿我國油價與美國相比。我國國情客觀上要求成品油不能像美國一樣實行低稅負和低價格的政策,如果我國人均石油消費達到美國的水平,全世界的石油都難以滿足我國石油需求。因此,我們需要利用價格和稅收杠桿,儘早引導石油合理消費,通過適當合理的價格,促進石油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保證國家能源安全。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在目前的經營體制下,推進成品油價格改革工作也會面臨諸多矛盾和問題,有關制度、辦法也需要不斷完善。但這是改革中的矛盾和問題,只能用繼續深化改革的辦法去解決。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決執行經國務院批准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為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貢獻。同時要充分考慮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適時調整並適度控製成品油價格。(編自國家發改委《近期能源資源産品價格改革進展》一文,標題有改動)

  石油企業改革刻不容緩

  推進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既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客觀需要,也是推動節能減排、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迫切要求。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完善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生産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因此,必須抓住當前國際油價相對較低的有利時機,穩妥推進成品油價格改革。

  油價改革萬眾矚目,講"國情"是必須的,但同時,也不能不講"企情",推動我國石油企業的改革同樣刻不容緩。

  目前,社會上希望中石油、中石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呼聲相當強烈。前不久,《財富》發佈了2009世界500強排行榜,數據顯示,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效率僅為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的1/23,而"雙雄"的平均工資是國人的約4倍,相當於埃克森美孚的1/6,也就是説,"雙雄"的人力成本約等於美國的4倍。如果"雙雄"能夠通過與埃克森美孚"對標",找出差距,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我國的油價完全可以在現有基礎上降一塊。倘能如此,社會上還會老是衝著"雙雄",或拿美國油價,或拿"天價吊燈"什麼的説三道四麼?

>>>進入 經濟頻道 首頁

  相關鏈結:

責編:張福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