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通鋼之痛”折射中國國企改制中的 “歸屬焦慮”

 

CCTV.com  2009年08月05日 09:5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中國聚焦:“通鋼之痛”折射中國國企改制中的 “歸屬焦慮”

  這是7月26日拍攝的吉林通鋼集團通化鋼鐵股份公司大門。7月24日,吉林通鋼集團通化鋼鐵股份公司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部分職工因不滿企業重組而在通鋼廠區內聚集上訪,反對河北建龍集團對通鋼集團進行增資擴股,一度造成工廠內7個高爐停産,建龍集團派駐通化鋼鐵股份公司總經理陳國軍被毆打,不治身亡。目前事態已經得到控制,通化鋼鐵股份公司生産、生活秩序恢復正常。新華社記者 王昊飛 攝

  新華網長春8月5日電(記者 禇曉亮 林甦 王曉明)吉林通鋼集團7月下旬發生的重組方高管被圍毆致死一事,目前還在進一步調查中。無論何是何非,以生命為代價的教訓都值得反思。

  通鋼一事觸及中國社會轉型期的敏感“神經”——國企改制。觀察人士指出,表面上看,悲劇起于國企職工反對民企重組方控股;深層次原因則在於,當各利益主體在改制中博弈時,基層職工不但要面對身份突然消失或轉換的焦慮,其知情權和利益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維護和保障,這使得他們喪失安全感。

  “這種‘歸屬焦慮’往往會導致不穩定,産生躁動。疏導不利的話,輕則發牢騷,重則引發群體性事件。”經濟學家梁小民説。

  2005年,通鋼集團就與河北建龍集團進行重組,後者以參股方式進入通鋼。今年年初,建龍集團提出撤股。今年7月,吉林省決定由建龍集團對通鋼集團進行控股,這一重組方案立即引發部分職工的不滿。

  “焦慮”來自生計維艱,前途不明:基層職工收入微薄,且隨時有下崗之虞,而企業高管的收入卻大幅度增加。同時他們對重組方也不信任,因為建龍集團在企業不好時要退出,在市場形勢轉好時卻要回來控股。矛盾由此激化,進而失控導致了悲劇發生。

  “改制後,大量職工走向社會,進入民營企業或多元所有制企業。但現在中國很多民營企業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過於注重企業利益而忽視社會責任,導致員工從情感上對民營企業還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吉林工商學院副教授劉慶波説。

  梁小民則指出,國企和民企兼併,涉及國企職工的切身利益。在兼併過程中,必須關照他們的利益。“而在目前,普通工人的利益並未得到應有重視”。

  在國有企業改革中,注重維護職工利益、做好職工安置方案是中國政府一直強調的根本原則。在國資委《關於進一步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中,專門對改制後企業如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做出詳細規定,其中包括人員分流安置、職工勞動合同的變更、未留用人員的經濟補償等等。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這些規定卻往往被既得利益方“束之高閣”。由此也導致了近年來中國國企改制中職工權益受損的事情屢有發生,甚至引發集體上訪和群體性事件。

  不能否認,之所以進行企業重組,是為了通過資産優化組合使企業獲得新的發展動力。因而,無論事件背後暗藏多少錯綜複雜的因素,改革依然要進行,結構依然要調整。

  梁小民説:“無論合併能帶來多大的效益,都要考慮職工利益。對利益受到暫時損害的人,應該適當給予利益補償。”

  他進一步指出,在重組談判時,各方代表中不僅僅應該有出資者和企業的高管人員,還應該特別設置工人代表,反映工人意見和利益訴求。“如果企業重組過程中沒有企業職工參與,很容易讓人産生有‘暗箱操作’的疑問”。

  專家們指出,從背靠國企的大樹,到直面深不可測的市場,幹活拿工資的“打工者”代替了原來的“主人翁”,很多職工不可避免地會産生心理落差。由此引發的“歸屬焦慮”,已成為推進改革過程中亟待突破的精神層面的障礙。而“破題”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理性和耐心。

  在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曉魯看來,隨著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步健全,應該通過多種途徑減緩由於企業兼併重組導致的下崗或收入變化帶來的衝擊,特別是減少對普通職工有最直接影響的基本生活條件的衝擊。

  另一方面,用更多的人文關懷,“從各個角度把道理講通了,也能幫助職工重新找到自己的真正歸屬,改革也才能順利進行下去。”梁小民説。(參與采寫記者:王昊飛 任沁沁 劉剛)

  相關鏈結:

 

 

責編:陳平麗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