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成都晚報報道 在銀監會要求各地銀行嚴格執行“二套房貸”政策後的十天內,一個針對信貸資金流向的管理辦法於7月27日強勢出臺——《固定資産貸款辦理暫行辦法》。隨即,業內專家和地産人士紛紛討論這一政策對樓市帶來的影響。
事實上,上半年7.37萬億的天量信貸規模,已經讓國內部分城市的樓市現狀超過07年的瘋狂。而本應投向實體經濟卻已進入股市和樓市的那部分資金,儼然違背了中央政府“保增長,防通脹”的經濟旨意。雖然,我們無法準確測量這一新政對樓市産生的影響力度,但這個信號已經表明了房企現金流將受明顯影響的後市走向。
新政前的“情況不妙”
7月27日,銀監會正式發佈《固定資産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下文簡稱“辦法”),以確保銀行信貸資金真正進入實體經濟,規範銀行業金融機構固定資産貸款業務經營行為,提高固定資産貸款管理的精細化水平,更好地發揮金融支持經濟科學發展的作用。《辦法》共分八章四十三條,主要對固定資産貸款的受理與調查、風險評價與審批、合同簽訂、發放與支付、貸後管理等環節作出相應規定和要求。本辦法自發佈之日起三個月後施行。
此外,銀監會當日還宣佈,為加強項目融資業務風險管理,促進項目融資業務健康發展,銀監會近日制定發佈了《項目融資業務指引》。據可查閱資料顯示,早在今年5月,銀監會就已發佈《固定資産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
近日,財政部會計司稱,一些上市公司可能將部分銀行貸款投入了股市和房地産市場,造成國內市場虛假繁榮的局面。而會計司在一份報告中明確指出了信貸資金流向的問題:去年銀行共向1597家非金融上市公司發放的3.9億元貸款中,到去年年底仍有1.3萬億元左右資金留在銀行賬戶中。報告認為,上市公司擁有充裕的流動性,但這些流動性可能流入了股市和房市。與多數上市公司充足的流動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約40%的中小型企業已因缺乏資金而被迫停産或申請破産。與此同時,上半年央企累計實現利潤同比下降26.2%,但企業銀行存款卻大幅增加,由此表明一些資金並沒有進入到實體經濟。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