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天量信貸擴張給未來的財富分配帶來嚴峻挑戰。如果中國經濟再次上演信貸擴張——資産價格泡沫——通貨膨脹三部曲,國內的中、低收入人群將連續遭受對其不利的財富重組,經濟和社會後果將非常嚴重。
信貸擴張第一波分配效應
信貸擴張是改變分配財富格局的開始。信貸擴張會提高總需求,提高價格和産出,但這不必然改變工資和利潤的比率,也不必然改變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信貸擴張對財富分配的影響還要具體看對象。此輪信貸擴張主要對像是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受益於此的上游原材料行業和國外大宗商品供貨商。
新增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相關部門提供收取租金的機會,形成信貸資金的第一次分割。上游原材料行業産品價格上漲,利益主要表現為企業利潤增長、企業家和普通職工福利待遇提高、銀行貸款利息以及政府稅收提高,形成信貸資金的第二次分割。這次分割當中,上游原材料行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貸款比例高,銀行將是主要獲利者;政府不僅增加稅收,上游企業中的大量國有企業利潤原則上也屬於國有資産,政府也是主要獲利者;企業家和職工福利提升所佔的比重有限,尤其是普通職工的福利待遇受制於整體勞動力市場的競爭,能夠分享的更有限。進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給國外大宗商品供貨商的收入增加形成了信貸資金的第三次分割。從財富和收入分配角度看,由於當前信貸擴張的這種特殊結構,受益方主要是掌握行政權力、掌握資源和金融壟斷力量的部門和個人,以及國外大宗商品供貨商。少部分相關企業的普通勞動者也可能獲得微薄的福利待遇提高,收入分配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信貸擴張還有溢出效應,不僅直接獲得資金的企業獲益,它還能帶動其他更廣泛行業的産品需求,並由此對收入和收入分配帶來影響。即便考慮到溢出效應,對總體收入分配的影響也不可樂觀。至少從目前來看,國內勞動力市場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勞動密集型産業的工人工資不具備提升空間。這意味着由於信貸擴張帶來的收入增長當中,分配給普通勞動者收入的部分有限,分配給租金和利潤的部分佔據主導地位,這對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也不是好消息。
資産泡沫形成第二波分配效應
信貸擴張刺激了以股票、房地産為代表的資産價格上漲,再次重新分配財富。如果資産價格上漲被控制在合理範圍以內,沒有出現顯著的泡沫,較多持有房産和股票人群(城市中産階級和上層)相對於較少持有這些資産(城市低收入階層和農村居民)的人群的名義財富增加。考慮到資産價格上漲對總需求的提升作用,以及由此派生出收入增長,資産價格上漲對收入分配的影響會更加複雜。
除非資産價格上漲帶來的需求增長明顯改變了勞動力市場狀況,低收入者提高相對收入的希望並不大。
更嚴重的問題是,過度信貸擴張造成嚴重資産泡沫。一旦泡沫破滅,總體的名義財富數量將經受大劫難,並重塑財富分配格局。首先,資産價格泡沫破滅意味着大量名義財富損失。名義財富損失的並不僅僅是泡沫部分,由於資産價格和實體經濟之間存在相互放大的反饋作用,泡沫破滅之後的糟糕實體經濟預期和對風險的恐懼會讓企業和居民採取過度的資産去杠桿化,意味着名義財富收縮超出其合理範圍。
其次,除掌握信息優勢和金融資源的極少數群體以外,絕大部分投資者都將遭受嚴重的財富損失。城市中的中産階級不僅蒙受投資失敗的損失,有些還要承擔高額住房抵押貸款負擔,大量家庭可能瀕臨財務破産困境。城市低收入階層和農村居民因為資産價格泡沫破滅遭受的直接損失較小,但資産價格泡沫給實體經濟帶來的負面衝擊會減少低收入群體的就業機會和勞動報酬。瀕臨破産的城市中産階級和更低收入人群的相對財富差距可能會因為資産泡沫破滅而縮小,但這並不意味着財富分配的改善,而是加大了全社會中低收入群體的比例,加寬了財富分配金字塔的底座。
通貨膨脹的第三波效應
過度的信貸擴張會在1-2年後帶來通貨膨脹,從而第三次重組財富分配格局。負債方(主要是企業和政府)因為通貨膨脹而減少真實債務負擔,是通貨膨脹的受益方;儲蓄方(主要是居民)因為通貨膨脹而減少名義收入的真實購買力,是通貨膨脹的損失方。大面積的中低收入群體的真實財富將遭受凈損失,損失最大的是那些無法分享(因通貨膨脹而改善局面)企業和政府利益的居民,尤其是退休收入人群。
全球金融危機以後,中國正在進入艱難的經濟結構轉型期,擴大內需增長是確保中國經濟成功轉型和今後經濟增長的關鍵。無可否認,經濟低迷時期的信貸擴張對於擴大內需會起到一定積極意義,但是在信貸擴張的力度以及政府財政支出的結構方面需要謹慎考慮。只有確保整體的信貸擴張力度不會再度點燃資産價格泡沫和通貨膨脹,確保財政支出和銀行信貸支出不會惡化經濟結構和收入分配格局,才能為可持續的內需增長和居民福利提升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世經所)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