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一路攻城拔寨,滬指週四更是一舉站上了3300點關口,並完全回補了去年6月10日形成的百點下跳缺口。但是,在市場大漲之下,我們必須冷靜思考:目前的各項數據雖然顯示經濟在轉暖,但負面的因素也還有不少,股市的表現似乎已經遠遠透支了經濟增長的預期。數據顯示,在不足9個月的時間裏,漲幅最小的滬指也實現了翻番;中國建築發行市盈率高達51.29倍;按照一季度每股盈利和已經公佈的半年報盈利計算,兩市僅有7隻個股的動態市盈率在10倍以下。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認為投資者需要謹慎面對市場的熱情:首先要遠離那些沒有業績支撐的題材股,當心成為最後的接棒者;另外在操作中要逐漸回歸業績穩定增長的股票。目前市場已進入中報業績的披露密集期,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在市場情緒亢奮的階段,業績超預期更容易引發股價的優異表現,從而獲得階段性的超額收益。從首只公佈中報的華東數控來看,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08.13%;相應地板,市場對華東數控業績的樂觀預期,使其股價在中報披露前短短5個交易日上漲超過40%,為市場樹立了很好的範例。而中國石化在業績預增50%以上的預期下封上漲停,煤炭股在中報普遍預增的背景下持續走強,這些都帶給我們更多的期許。
我們認為,把握中報超預期的個股機會,可以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從經濟復蘇和行業轉暖的角度考慮。國家“四萬億”政策刺激下,建材、機械以及銀行行業的業績增長應該是不容置疑的;而在國家相關扶持政策下轉暖的汽車、家電、房地産行業的數據也普遍比較樂觀,其中報業績超預期的概率更大一些;此外,隨著國際油價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石化行業和煤炭行業的中報業績預期應該也不會差。
另一方面,從財務角度考慮,上市公司公允價值變動凈損益佔利潤的比重與二級市場走勢高度相關。資料顯示,許多上市公司2007年底至2008年底股票的投資收益大幅縮水,牛市中對利潤有影響的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在2008年變成公允價值變動凈損失。但今年以來,在宏觀經濟與企業盈利都已呈現一定幅度反彈的背景下,公允價值變動有望在未來成為推動利潤增長的一大動力。如此一來,我們可以關注有望從公允價值變動中受益的上市公司,如證券、保險以及交叉持股類上市公司。
從策略上講,綜合分析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的股價走勢,目前適宜的投資方式似乎是在規避漲幅過大的股票後針對中報業績可能超預期的股票“潛伏”為主,即在中期業績公告之前提前埋伏,然後等業績公佈利好兌現即可獲利了結。當然,大盤高位震蕩帶來的系統性風險也不得不防。 (恒泰證券)
相關鏈結:
責編:張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