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此前討論已久的上海國資國企整合出現加快跡象。短短一個月內,已有6家上海國資控股的上市公司因“醞釀重大重組”而停牌,如此集中而大面積的國資上市公司涉及資産整合重組現象非常罕見。
種種跡象表明,受國際金融危機倒逼,上海國資改革進入了“受迫性”加速階段,有望打破過去“非受迫性”的體制內循環式國資改革舊模式。借助目前有利的、正在復蘇和升溫的資本市場,新一輪上海國資國企“證券化”進程和“市場化”改革呼之欲出。
在政策層面,上海國資系統的重要相關文件和會議近期屢屢推出。7月6日,對企業改制重組具體操作具有重大規範意義的《上海市國資委出資監管單位改制重組工作指引》開始向各大企業集團下發,旨在推進上海國企改制穩妥有序開展。9日,上海又召開了“京津滬渝深國資工作交流會議”。上海市副市長艾寶俊在會上表示,要從六大方面推動國企改革,加強國企開放性、市場化重組聯合。
上海社科院部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楊建文此前表示,經濟面臨下行風險時,政府有三張牌:政策、土地、國資,當前上海該輪到國資承擔經濟發展重任的時候了。其他受訪的專家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強調,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而出現下滑的上海經濟,迫切希望加快增長轉型進程和新盈利點的培育,而這一進程的重要推手便是上海國資國企改革。
經濟環境提供轉型動力
今年前五個月,上海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為8483.29億元,同比下降7%,六大重點發展工業行業(電子信息産品、汽車、石化、精品鋼材、生物醫藥、成套設備)總産值同比下降6.3%。
上海國資的表現也出現同比下滑。上海市國資委主任楊國雄表示,1-5月,上海出資監管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783億元,同比下降2.5%;累計實現利潤總額90億元,同比下降33.6%。
國資專家表示,上海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難點,一度被國資專家認為是“國企自身缺乏改革的動力”。而去年下半年以來艱難的經濟環境,尤其是集體低迷的上海六大支柱傳統工業,客觀上推動了上海經濟加快轉型的進程,加速了上海經濟體系內“起中流砥柱作用”的國企整合重組步伐。上海社科院企業研究中心秘書長周曉莊表示,上海國企改革之所以選擇現在這個時間點加速啟動,國際金融危機倒逼的影響不可忽視。加快國企轉型和改組,將成為扭轉上海經濟形勢、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推手。
經濟數據的走低,使得上海國資管理層推動國資國企轉型和重組的步伐日益緊迫,加大了“調整到位”的決心。6月26日,在上海市國資委與上海開創遠洋漁業公司、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上海電氣重工集團等多家大型國企參加的會議上,上海市委組織部部長沈紅光表示,今年上半年,國資委系統各單位在應對金融危機中作出了積極的努力,企業的經濟形勢總體好轉,但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夠穩固。沈紅光坦承,受自身經濟轉型和外部金融危機的疊加影響,1-5月份,上海工業生産和財政收入下滑的幅度比較大,經濟回升的速度滯後於全國。他表示,上海進入“十一五”以後,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大力發展服務型經濟,服務業利用外資的比重持續上升。一方面,經濟增長更依靠出口與消費;另一方面,工業利用外資的比重實際上在下降。這導致目前能夠投産見效的項目不多,新增産值比較少,影響了經濟增長速度。
從辯證的角度看,調整到位將有利於上海更加科學地發展。國資系統一位人士表示,借應對金融危機,推動國企轉型,已經成為上海國資重組目前的“主題詞”。他透露,7月9日上海召開的“京津滬渝深國資工作交流會議”的主題便是“圍繞應對金融危機影響,積極發揮地方國資委幫助企業的作用”。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率有關廳局負責人及各地國資系統一把手,聽取了上海市國資委主任楊國雄題為《全力以赴服務企業千方百計確保增長髮揮國有經濟在上海實現“四個確保”中的骨幹作用》的發言。
國資系統這位人士強調,上海國資重組轉型實質是整個上海謀求“新産業革命”的前奏和抓手,而非孤立於其外。上海目前正處於從傳統産業向“全力推進高新技術産業化”邁進的前夜。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池洪介紹,2012年上海高新技術領域總産值將達到11000億元,涵蓋九大産業。這一時間目標恰好與上海國企改革的“三年行動計劃”相吻合。
今年以來,曾經以“上海製造”享譽百年的上海工業行業,在金融危機影響下陷入了下滑窘境。上海統計局表示,1-4月上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6785.25億元,同比下跌15%;利潤總額為287億元,同比下跌39.5%。其中輕工業下跌7.7%,重工業下跌53%,國有經濟下跌18.4%。六大傳統重點發展工業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下跌16.7%,利潤總額下降52.6%。
池洪表示,推進高新技術産業化,才是“上海製造”復興的出路,對九大高新技術領域的培育,是拉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而非使其邊緣化。
相關鏈結:
責編:張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