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人物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樊綱:擴大內需關鍵在於解決收入結構失調

 

CCTV.com  2009年07月08日 10:5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世界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還在惡化過程中,大家也在想很多短期的、眼前的事情。但是危機既然已經爆發了,現在重要的是想想危機過去以後用什麼樣的體制和政策來防範危機的事情。本文講三個方面的長遠問題。

  全球化、市場化的基本趨勢不會改變

  當今世界上發生的事情首先就是市場經濟又出了大的危機,而且是全球性的危機,在世界經濟格局中佔統治地位的“中心國家”出了問題,世界金融貨幣體系的問題暴露了,面臨著改革的呼聲。但是,從長遠看,雖然變化一定會有,但也有著一些不變的、或近期內還不會發生大的變化的趨勢。概括説來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市場化的大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因為這次危機改變。説到底,是現在我們還想不出來一個能夠替代市場機制的新的、更好的機制。人類已經做了多種嘗試,但市場經濟迄今為止作為一個有效配置資源的基礎性的機制,仍然比我們能設想出來的其他機制要好一些。危機的發生,其實是人的本性使然,第一是因為人的貪婪。貪婪是貶義詞,相應的褒義詞是“最大化”,收入越大越好。這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第二是因為人們的知識和信息是有限的,預期是會犯錯誤的。也許危機當中會有新的理論出現,創造出新的制度,但是如果沒有,市場化仍然是趨勢。市場制度本身當然也需要不斷改革與調整,市場需要監管,市場需要宏觀調控。有些也不是什麼新的東西,理論以前早就提出來了,只是在前面的金融泡沫中被人們忘記了。現在大家説想起馬克思、想起凱恩斯了。歷史上一次一次的危機對人們的教訓其實有許多已經在市場經濟的理論中建立起來了。現在不過是回過頭來重溫這些教訓的時候了。

  第二,全球化的趨勢不會變。也許全球化在這個階段會出現曲折,會有更多的保護主義,特別是發達國家,現在對全球化的興趣大減,因為看到了可能帶給它們的挑戰,而不僅僅是利益。但是,發達國家的基本利益還是要搞全球化,説到底是因為無論如何在全球化過程中發達國家總是佔優勢的,只是由於不像20世紀80年代、90年代那樣全球化對他們來説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只有收益沒有風險,結果是它們變得盲目瘋狂。現在他們的瘋狂搞出了金融危機,國內矛盾加大,會使它們暫時對全球化的熱情有所減少,保護主義有所抬頭。這些當然是我們要面對的現實,但是全球化的趨勢不會改。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在這個發展階段已經成為全球化的受益者,我們需要推動全球化的發展,不要讓它倒退。這是還要在國際上爭取的事情。

  第三,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中佔主導的基本格局還不會變。這麼大的一個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一定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世界經濟的結構。我們做得好,最先走出低谷,世界的結構就變化得更大一點。但是,我們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在我們的3000美元人均GDP與他們的4-5萬美元人均GDP之間的差距不是短期內能夠縮短的。我們今天“救”不了世界,危機過去,也還不佔主導地位。也不要低估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癒合傷口、從危機中恢復過來的能力,不要低估長期以來他們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優勢。我們確實需要從現在開始更多地學習積極主動地(而不是消極被動地)參與國際事務,但解決我們國內的這些發展中的矛盾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我們頭等大事。

  第四,以美元為主要儲備貨幣的貨幣體系,短期內也不會發生大的改變。多元化當然正在形成,其他貨幣比如歐元對美元的競爭在出現,但是美元的霸主地位短期內也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歐洲人由於也要多發債來解救危機,歐元的地位相對反倒被削弱了。而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我們的資本市場還沒有開放,人民幣成為有競爭性的世界貨幣之一的前景不是不存在,但那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相關鏈結:

責編:張福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