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理財參謀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外資銀行理財産品究竟是"下蛋金雞"還是"金融毒品"

 

CCTV.com  2009年07月07日 09:3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四川在線  

  外資銀行理財服務在普通中國人心目中一直代表著高水準的專業服務和資金安全,但如今籠罩在外資銀行上的神秘光環已遭到了深深的質疑。從年初的“KODA事件”,到近期投資者起訴渣打銀行理財産品涉嫌欺詐,再到資深理財專家質疑荷蘭銀行的一款理財産品是“豪賭”,多達數百的中國存款人正準備起訴有關外資銀行,追討其因購買銀行推銷的投資理財産品而損失掉的鉅額財富。

  那麼外資銀行理財産品究竟是“下蛋金雞”還是“金融毒品”?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調查

  外資銀行理財産品滯銷

  在西南財大信託與理財産品研究所公佈的最新數據中,在金融機構上周發行的135款理財産品中,只有1款為外資銀行理財産品,與以前每週至少發行5—8款理財産品相比,外資銀行大大放緩了理財産品的發行力度。“現在我們再打電話給以前的客戶,推銷新出的理財産品,10個人中有7個會當場就拒絕。”一位外資銀行理財産品銷售經理告訴記者,因為“KODA事件”以及QDII理財産品的負收益,令不少客戶購買的外資銀行理財産品損失慘重,“以前一個大客戶,一筆交易,就能完成1個月的銷售任務;現在市場情況非常不好,一個月完成30%的銷售任務,就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業績了。”

  記者從花旗、匯豐、渣打等銀行了解到,不少投資者對於外資銀行理財産品的心態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於理財産品銷售人員來説,能夠像以前一樣完成銷售任務,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説法

  “KODA讓我損失400萬”

  2007年8月,在成都某外資企業供職的周安到北京出差,在朋友的勸説下,周安與某外資銀行私人銀行理財師見了面。“那個理財師很年輕,但説話特別有煽動性,我們就談了30分鐘,我就決定找他替我理財。”周安説,理財師向他介紹一種全新的投資理財産品KODA,“我不太懂這些,聽上去還不錯,就簽了一個3個月的合同。”周安説,他回到成都後,不到1個月,對方就從北京打來電話稱,他的錢都虧完了,“400萬元,這是我10年的積蓄。”周安當即飛到北京,但對方給他的解釋是“這是個人的投資行為,與銀行無關。銀行只是一個仲介機構而已”。

  “在銀行理財師的指導下買的理財産品,怎麼就和銀行無關了?”周安找到了律師,“在律師那裏我才知道,成都購買KODA産品的人還不在少數,基本上都是小有資産的人,現在我們準備聯合起來,通過法律手段維護我們的權利!”早報記者孟梅

  據公開資料顯示,自2007年8月金融危機爆發至2009年3月,已經遭到公開大範圍投訴的外資銀行至少6家,絕大多數是因虧損外幣挂鉤産品和QDII産品。

  專家觀點

  對産品認識不夠難免虧損

  西南財大信託與理財産品研究所資深專家李要深認為,投資者普遍相信外資銀行理財水平和能力強于中資銀行,於是一大批高凈值客戶成了外資銀行的理財客戶,外資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節奏也在不斷加快。業務的急劇擴張和短期內難以改變的不完善的銷售激勵制度,使得部分外資銀行逐漸暴露出其軟肋:理財産品線集中了較高風險,但卻向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銷售。

  諾亞財富首席經濟學家李挺生認為,很多中國內地富豪對境外金融市場缺乏必要的了解,對市場的風險認識不足;同時,簽訂理財合同時,對合同沒有仔細了解,對自己的權利缺乏清晰的認識,很多理財産品是外語打印合同,一些投資人根本沒看懂,就輕信銀行理財推銷人員的一面之詞決定投資。

  相關鏈結:

責編:肖成迪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