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理財參謀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財有"病" 人知否?

 

CCTV.com  2009年07月06日 08:5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北京晚報  

  A股3000點,樓市漸"回暖",仿佛夏日艷陽逼退了金融危機的暗夜;股票、基金、理財産品……又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在財富面前,人們總是記性不佳,忘記了陽光下總會有濃重的陰影。

  "理財"這個于國人心底初萌芽的概念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裏茁壯生長,卻漸漸模糊了本來面目:聽説基金比股票靠譜,三年的積蓄一股腦兒砸給了某個明星經理;買了一款銀行的理財産品就以為自己正在"理財";每天看股評欄目的推介學高手做波段,孩子的教育經費卻一分錢都沒攢……財有"病",人知否?

  病症一

  什麼都懂,就是不懂自己

  Sara,芳齡30,時尚雜誌客戶經理,標準"白骨精",剛剛結束了五年的愛情長跑,嫁作人婦。但凡是"潮"的東西,Sara都絕不錯過,包括"理財"。

  一直自信滿滿的Sara堅信自己有最正確的"理財"觀念:只做自己懂的東西。在每介入一種理財方式之前,Sara都要先徹底學習一番。於是,Sara在時尚圈的衣香鬢影中拼殺一天之後,總是回到家裏打開筆記本電腦在各大理財論壇上取經。兩年多下來,Sara説起基金、股票、保險、債券甚至期貨都頭頭是道。

  然而,她的財務狀況卻並沒有出現質的飛躍。當她把收入一一規劃,並放進門類齊全且精心挑選的十幾個"籃子"之後,Sara突然發現,接連兩個月的數場婚宴連紅包加禮服就把她預留出的"流動資金"花了個精光。看來這個月,她的休假旅行費用恐怕只剩下機票錢了。

  "理財"理得自己山窮水盡,最大限度規避了市場風險卻在生活瑣事中擱淺,自己的錢居然無法自主……百思不得其解的Sara終於打起了理財師的主意。Sara知道,想要享受銀行提供的理財規劃服務門檻不低,工商銀行的理財金客戶需要在該行的季日均資産不低於20萬元人民幣,招商銀行金葵花卡的標準是50萬元……可掏完房子的首付款之後,自己所有銀行戶頭的錢加起來也不到5萬塊。

  諮詢了幾家金融機構和銀行之後,Sara終於找到了一個自己夠得著的門檻--只要金融資産季日均達到5萬元,就能升級成交通銀行"交銀理財"客戶,銀行方面將為她提供一份專業的資産診斷。假如資産不夠5萬,也可以提出體驗申請,如果通過銀行審核,就可以獲得為期六個月的免費"體驗期"。

  處方

  資産診斷,先了解自己

  順利通過審核的Sara拿到了自己的資産診斷:"固定資産偏高,流動性資産和投資性資産與專業的理想數值有差距……"

  "在做理財規劃之前,首先要對自己的需求、風險承受能力、投資偏好有一個清楚完整的了解。"客戶經理的話戳到了Sara的痛處:兩年來,經常跟朋友們談股論金的Sara關注了大盤走勢、油價匯率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國房地産市場……卻偏偏沒有認真地關注過自己。

  2007年,在股市烈火烹油的時刻,仿佛一衝進去就能賺個盆滿缽溢。一名銀行的客戶經理在上班時被樓層的保潔阿姨攔住,一定要請她推薦一隻能賺大錢的基金。"我當時只覺得特別恐怖。"這個客戶經理回憶説:"後來甚至還有拿低保的老人家攢下錢去炒股。"

  在理財師眼裏,職場精英Sara和吃低保還要殺進股市的老人家犯了同樣的錯誤:不了解自己。他們將理財這項"系統工程"的目的在某種程度上歪曲為"賺錢",而忽視了提供保障、理順財務狀況等其他功用。

  為自己做理財規劃時,有一個重要法則是"知己知彼"。所謂"知己"是指理財者要對自己家庭的財務狀況進行全面了解,包括資産和欠債,每年的收入、支出及理財目標等。"知彼"則是通過銀行、證券公司、媒體等了解各種不同理財産品的風險和收益水平。做到這兩點,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病症二

  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時間

  "要理財、要做規劃、要有保障……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真的沒空!"35歲的銷售經理方澄結婚四年,經常出差的方澄知道許多理財知識,卻沒時間去打理自己的財務狀況。他尤其討厭跟銀行打交道,原因很簡單:要排隊。短則半小時長則一鐘頭的等候,讓他覺得"到了銀行以後,時間就不叫時間了"。

  一次,捏著排到五十開外的叫號單,方澄幾乎想掉頭就走。可是他意外地發現,一個剛進來的年輕姑娘徑直走到了一個空著的窗口前辦業務。跟大堂經理打聽了一下,原來那姑娘是VIP,而大多數銀行都為自己的VIP客戶提供專門的業務窗口。成為"入門級"VIP客戶的條件也很簡單:卡裏的資産夠5萬塊就行。

  於是,方澄成了動機最單純的客戶--"我就是為了不排隊"。

  但此後,方澄一直沒用過銀行提供的其他服務。贈送的投資理財手冊直接塞進了抽屜,第三方金融機構專家的理財沙龍講座預約了又沒時間去,幾十頁的保險説明書既看不完也看不懂……方澄甚至沒時間跟客戶經理坐下來談談。

  方澄並非個案,他的朋友小黎一直使用民生銀行貴賓卡,在小黎的印象中,優先辦理不排隊的"特殊待遇"幾乎是她辦卡的唯一好處。

  直到跟妻子談起寶貝女兒的未來,方澄才意識到是時候跟理財專家溝通一下自己的財務狀況了。雖然家裏沒有分文債務,但是夢想將來讓女兒出國讀書的夫妻倆對於如何籌措孩子的教育資金還是有些摸不著頭腦,於是,方澄摸出了自己那張交銀理財卡。不過,剛一坐下來,方澄就習慣性地告訴"交銀理財"的客戶經理:"我沒太多時間,您簡單點説。"

  處方

  "一站式"半定制理財方案

  最終,客戶經理給方澄推薦了一種半定制式的家庭理財方案。"很像那種手機的話費套餐。"方澄總結説。根據資産診斷和風險評級,方澄選擇了一款被稱為"金榜題名"理財錦囊的方案,包括基金、保險、貨幣理財産品和個人留學貸款四項內容,每一項都有幾種高評級産品可以選擇;方澄全部選定只用了半個小時。

  不過,客戶經理向方澄強調,一定要拿出一點時間來關注自己的財務狀況。即使選定了理財方案,也並非一勞永逸,個人的需求和市場都會不斷發生變化。"人家讓我每隔半年去做一次新規劃,半年一次這點時間還是有的。"方澄説。與此同時,他還發現身為"交銀理財"客戶,自己在購買理財産品時的收益率也比普通客戶更高。

  方澄所接觸的只是六款理財"錦囊"的其中一種,這套主打家庭理財概念的服務,一一對應結婚、買房、購車、生子、教育、養老六項家庭財務的"大事"。

  "很多客戶在理財的時候只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而不會從整個家庭的角度去考慮。"一名理財師告訴記者:"但是,買房買車子女讀書這些事情恰恰是一個家庭行為,如果不做好規劃,很容易讓整個家庭陷入困境。"

  財道視點

  誠然,接觸"理財"概念不久的普通人在處理財務問題時有諸多"弊病",但銀行也並非做得盡善盡美。

  當處在金字塔尖上的高端客戶們被各家銀行爭搶殆盡的時候,龐大的中層客戶群體開發度不足的軟肋逐漸暴露。而這些客戶已然成為銀行新的興奮點,他們身上的成長性是銀行格外關注的特質。今天,一個擁有5萬塊資産的25歲年輕人,若干年後就有可能成為身家千萬的高"貢獻度"客戶。

  而這些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有強烈的理財需求和學習精神,卻沒有太多的閒暇時間,因此一些流程簡化、門檻不高的理財服務應運而生。

  相關鏈結:

責編:肖成迪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