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證券報報道,上半年可能接近7萬億元的新增信貸,將去年底以來央行執行的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發揮得淋漓盡致,也讓市場在沒有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工具調控的情況下,仍然保證了貨幣信貸對經濟增長的支持。
分析人士認為,下半年,在經濟復蘇底部基本確認,但復蘇基礎尚不牢固;同時,中期內將面臨需求增加、貨幣信貸超常增長積累效應釋放,大宗商品價格提高所帶來的通脹壓力共同作用下,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仍然需要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央行或將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手段,對政策進行微調,以適時熨平經濟波動。
信貸增速或將趨於平穩
上半年信貸猛增的“熱浪”猶在,進入下半年,信貸規模擴張的腳步還能走多遠,已經成為市場新的關注焦點。
記者從權威人士處了解到,引導金融機構合理增加信貸投放,保證貨幣信貸總量滿足經濟發展需要仍然是下半年信貸投放政策的主基調。此外,金融機構要優化信貸結構,提高信貸支持經濟發展的質量,保證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也是未來信貸投向的基本原則。
一位銀行風險管理部的人士指出,從當前信貸市場供需雙方的情況來看,信貸增長仍有餘地。由於上半年新增信貸可能接近7萬億元,全年信貸新增突破年初機構預計的8萬億元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過,一家國有銀行的高管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下半年,根據實體經濟的需求,信貸的增長較上半年可能趨於平緩,投放的速度和頻率也更趨平均。但他表示,目前尚未有監管機構要求銀行收縮信貸規模。
上半年,平均月新增信貸規模超過1萬億元,而下半年這一數字或有較大幅度的下降。而由於銀監會6月初專門下發通知要求銀行不要在月末、季末衝高貸款規模,下半年,各月信貸增速也有望更加平均,防止大起大落。
據記者了解,上半年信貸持續超常規增長,仍然積蓄了一些風險。部分銀行違規突破單一客戶貸款限額,信貸投放集中度超過監管要求;部分信貸資金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股市等,使得貸款的信用風險有所加大。
業內人士指出,貸款的超常規增長會增加經濟大起大落的可能性。如果貸款增速不加控制,等風險大面積暴露後再採取強硬措施,就可能加劇信貸質量的繼續下降,加大經濟出現二次見底的風險。
為此,儘管目前監管機構未對下半年的信貸規模提出要求,但為了防止不良貸款額度和不良率的上升,金融機構必須按照有關政策導向,把握信貸投向,堅持有保有壓;同時,提高對行業的預見能力,加強信貸投放的分類管理,對週期性行業進行必要的壓力測試。此外,加強貸前、貸中、貸後的管理,監測信貸資金的流向,有效防範風險。
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料不會調整
由於受經濟形勢的變化,去年下半年央行突然調整貨幣政策,從緊貨幣政策調整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而隨著去年底以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的效果初顯,中國經濟復蘇的趨勢基本確認。由於美國等國家定量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得中期通脹風險預期有所上升,下半年,貨幣政策是否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事實上,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09年第二季度例會已為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取向定下了基調: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
促使貨幣政策委員會做出這一判斷的原因是,在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作用下,當前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增多,總體形勢企穩向好。但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夠穩固,特別是國際經濟走勢還不明朗,外部需求下降,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仍然十分嚴峻。因此,在經濟運行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需要繼續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保證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和貨幣信貸快速增長,維護金融體系平穩運行。
“從國內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經濟反彈還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通縮風險仍然存在”,一位研究人士也指出,因此,他認為,下一階段,仍然要認真落實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操作的靈活審慎,增強調控的科學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防止大起大落,進一步發揮貨幣政策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
儘管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保持不變,但適時適度微調,正是央行在執行貨幣政策過程中一直在做的。為熨平流動性對經濟影響的波動,雖然上半年央行沒有採取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等措施,但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央行時而釋放,時而收縮,較好地保證了經濟增長對流動性的需要。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流動性仍然十分充裕。據業內人士的預計,下半年,這一情況仍然不會有所改變。因此,數量型的調控工具,例如存款準備金率,可能仍然會暫時擱置。中信證券在其2009年下半年債券市場策略報告中也指出,年內央行不會動用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這一工具,而更可能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工具對流動性進行微調。
對於今年以來,多個主要經濟體為挽救自身的金融市場、應對經濟減速而連續大幅降息,業內人士認為需要加強對其政策效應的分析,但利率工具應該慎用。(記者 苗燕)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