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市場熱評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打新”並非“福利抽獎” 也可能賠本

 

CCTV.com  2009年06月29日 08:0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證券報  

  IPO重啟後的第一隻新股——桂林三金29日網上網下申購,它的發行價格為每股19.8元,對應的市盈率約為33倍。業內人士提醒,發行市場化改革後,將向中小投資人傾斜。不過,新股沒有絕對利益保障,投資者“打新”要審慎、科學。

  此次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一大亮點是對有意向購買股票的中小投資人進行傾斜。長期來看,大部分新股上市後會有溢價。一般在新股定價時,發行人和承銷商都會給二級市場留有一定的空間,以維護投資者關係,同時也建立發行人長期的信用,為未來發展和融資打下基礎。從我國來看,歷史上新股上市後大都有較大收益。

  然而,新股也有風險,“打新”並非穩賺不賠。國際上發達市場新股跌破發行價的佔五分之一左右,我國歷史上雖然只有少數上市公司的股票首日收盤就跌破發行價,但是股票在上市後不長的時間裏就跌破發行價的例子也不少。其中,2008年很典型,當年新發的股票一度跌破發行價的超過60%。

  在定價機制進一步市場化後,新股收益在趨勢上會收窄,而且是否有正收益的不確定性加大。因此,買股票是有風險的投資,申購新股並非“福利抽獎”,在定價市場化之後,新股沒有絕對利益保障。投資人特別是中小投資人,在作出購買選擇時要審慎、科學,抱著去博一把的心態,風險很大。

  市場主體歸位盡責,既需要發行人樹立發行上市的正確理念,積極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加強募集資金管理,提高上市公司經營水平,維護股東合法權益,也需要保薦機構勤勉盡責,誠實守信,經營活動中維護買賣雙方的長期利益和根本利益,更需要投資人發揮作用,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強化價值投資理念,避免盲目炒作。

  在目前新股發行所涉及的發行人、保薦機構、投資人三方博弈中,投資人處於相對弱勢。投資人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利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管好自己的“錢袋”,審慎投資,不斷強化買方的約束力。對於看不懂、聽不明白的公司,投資人都要堅決不參與;對於任何有純粹“圈錢”嫌疑的發行人,堅決避開,以防受損。投資人約束力度增強,本質上是對自身利益的最好保護。

  發行體制改革和市場機制培育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市場各方認真、謹慎地參與,既要履行好職責,又要保護好自身利益,從而取得新股發行體制市場化進程的更大進步。(記者 申屠青南)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