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國內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家統計局回應稱:僅以用電量判斷經濟復蘇不準

 

CCTV.com  2009年06月19日 08:1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北京日報  

  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近日刊登署名為“黃智文”的文章,強調單純以用電量是否恢復增長來判斷經濟是否復蘇不準確。在産品結構和生産效率確定的條件下,用電量增減可以説明工業品總産量的增減,但不一定能反映經濟是否增長。

  用電與工業增加值背離主因

  是工業中間投入大幅下降

  署名文章認為,一季度用電量和工業增加值數據背離的主要原因是工業中間投入大幅下降所致。

  工業增加值是工業總産值與工業中間投入之差。在産品結構與生産效率未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用電量的增減直接反映工業總産量的增減。但是,工業總産量和工業總産值之間還有一個價格因素。而且,即使當工業總産量與工業總産值都下降,只要工業中間投入也同時下降,並且下降的值大於工業總産值的下降值時,工業增加值將表現為增長。

  工業中間投入主要包括原料、燃料、動力、勞動者報酬和固定資産折舊。過去一年中,勞動者報酬和固定折舊的數據是較穩定的,但是,原料、燃料、動力價格卻發生了激烈的震蕩。比如説,原油就從最高的147美元一桶急劇下降到33美元一桶,下降幅度達78%,其他的大宗商品也發生了類似這樣崩盤似的下跌。

  用電量回落下的GDP增長

  不一定帶來就業增長

  署名文章認為,雖然在用電量下降的情況下,仍可能實現GDP增長,但是,要清醒地認識到,這種情況下的GDP增長,並不一定能帶來就業的相應增長,甚至可能帶來的是失業率提高。所以説,保增長不等於保就業。

  以用電量判斷經濟復蘇

  可能造成對降耗的誤判

  署名文章認為,直接將用電量恢復增長和經濟復蘇等同起來的看法,可能會對以下兩種情況進行誤判。

  一是用電量恢復增長了,産能增加了,但如果工業生産的原料、燃料、動力和勞動者報酬也同時發生了大幅度的增長,那麼經濟仍可能是增長放緩甚至是下降的。這就是出現經濟停止增長或負增長,同時伴隨著通貨膨脹的“滯脹”現象。當前,就出現這種現象的苗頭,一方面是各國中央銀行在大量投放貨幣,同時,原油等大宗商品也已從最底部的30美元左右,上升到60美元以上。這種情況,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二是可能出現的以下情形:在這次世界金融危機的衝擊下,由於外需的迅速萎縮,形成了對我國經濟結構的巨大倒逼壓力,我國經濟部門尤其是外貿部門在經歷了“刮骨療傷”的痛苦過程後,順利完成了産業升級和轉型,逐步走上了經濟結構佈局合理、能源消耗降低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种經濟發展模式,不是以用電量增長來作為注腳,而是將用電量下降作為目標。 (黃玉迎)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