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經濟專家:金融海嘯難有第二波 中國將率先復蘇

 

CCTV.com  2009年05月17日 09:0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17日電 斯蒂格裏茨、謝國忠、胡祖六、哈繼銘等知名經濟學家近日在上海出席陸家嘴論壇時共論國內外經濟形勢。他們多數認為,出現“金融海嘯第二波”的概率很小,經濟直線下行已經結束,全球經濟發展路線將呈“W”型走勢,而中國則將成為率先復蘇的大國。但相對悲觀的經濟學家也提示,已經施行的政府救市政策主要以短期復蘇為目的,可能會帶來通脹的後果。

  據香港《文匯報》消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裏茨出席陸家嘴論壇時稱,當前經濟直線下行過程已經結束,但也僅僅是“直線”結束而已。他對海嘯的中心──美國經濟仍然悲觀,認為疲軟將會持續到今年年底、明年甚至2011年。原因是,雖然經濟增速放緩,美國的失業率卻仍持續上升,顯示美國現在不僅有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還出現了社會危機。他説,當前還沒有充分的證據顯示,銀行接下來能夠進行健康的借貸;而救市計劃非常昂貴,設計也有問題,“從某種角度來講,就等於把錢打水漂了”。

  高盛亞太區主席胡祖六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全球金融情況正在逐步穩定改善,最深重的危險已經過去,發生“金融海嘯第二波”的概率很小,“全球金融系統發生系統性崩潰風險已經顯著降低”。

  胡祖六還表示,雖然本輪金融海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很大,但中國政府採取了非常果斷的措施,從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結構政策方面最大限度地減緩了金融危機的衝擊。現在政策的一些初步效果已開始顯現,一些經濟數據甚至開始復蘇。“毫無疑問,在全球所有經濟體裏面,中國一定是最先復蘇的大國”。

  但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謝國忠卻相對悲觀,他指出當前中央的財政政策基本上都是刺激內需,以短期復蘇為目的,但這只能帶來“反彈”而非“反轉”。“估計明年國家會放棄刺激政策,轉向結構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低迷的經濟形勢”。他警告説,美國有數據顯示,內地已現通脹跡象,“明年中國就會有通脹”。而通脹則可能導致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從而令流動性出現困難,導致經濟復蘇前景暗淡。

  對於如何“根治”金融海嘯對中國的打擊,謝國忠建議學習英國戴卓爾夫人當年的做法,將國有股分發給民眾,提高家庭財富水平。他認為,此舉曾成功令企業經營改善,消費上升,英國經濟進入良性循環,帶來十年輝煌。“為了掌握對經濟的控制,中國政府可將財富和控股分離。如英國政府在分發股份時仍保留對公司董事局的控股權”。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則倡議,拉動內需的最優方式是大幅減稅,同時可以通過發放政府債填補減稅造成的財政缺口。他進一步解釋稱,這種債券可以同時在境內外發放。對於購買本國國債可能帶來通脹風險的質疑,哈繼銘的解決之道是出售外匯。“這樣一來,人民幣升了點值,稅收降低了,消費增長了,只有外匯儲備有所下降”。他還給自己“發明”的債券起了個名字,叫作“經濟轉型債”。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