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外部危機和內部限製成為我國利用外資的絆腳石

 

CCTV.com  2009年05月17日 07:4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記者朱立毅、雷敏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5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公佈的兩個數字讓業界對我國利用外資的現狀再次産生了擔憂:今年4月份,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降幅擴大至22.5%,這是自去年10月份以來,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連續第七個月下降。

  一組用於對比的數字是:今年前3個月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降幅有所收窄,分別為32.7%、15.8%、9.5%,但4月份降幅又明顯擴大,絕對值比3月份減少了25億美元。

  當前,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機顯然是造成我國利用外資下滑的重要因素。“應當看到,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外商投資受到明顯影響。”姚堅説。

  歐盟統計局當天公佈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歐元區經濟比去年第四季度萎縮2.5%。這表明歐元區經濟衰退程度加深。

  這是自歐元區1999年成立以來的最大季度降幅。至此,歐元區經濟已連續4個季度出現負增長。更令人擔憂的是,在歐元區成員國中,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的經濟今年第一季度分別下滑3.8%、2.4%、1.8%和1.2%。

  擁有大量跨國公司的發達國家面臨的巨大挑戰,使得這些外資的主要力量收縮了其在華的投資計劃。今年前4個月,我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6241家,同比下降34.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76.7億美元,同比下降21%。

  從更長的時期來看,我國吸收外資的狀況更不容樂觀,甚至有些令人意外。

  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世界投資報告2008》的統計,我國吸收外商投資所佔全球比重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曾經達到11.8%,佔發展中國家的近40%;而2007年我國吸收外資僅佔全球的4.6%,佔發展中國家的16.7%。我國外商投資存量佔全球的比重,也從2000年的3.3%降到了2007年的2.2%。

  一個業內普遍認同的事實是,從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引發國內市場容量成倍擴大,而以勞動力和資源能源為代表的生産要素價格卻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在市場和生産要素的正作用下,為什麼我國利用外資在全球所佔的比重卻反而在縮小呢?

  “目前我國投資市場開放程度不夠,許多吸引外資的重要領域沒有開放,這使得我國在吸收外資的數量和質量上難以提升。”商務部研究院外資研究部主任馬宇説,同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資管理部門和管理方式雖有所調整,但仍存在多頭管理、職能交叉、重前期市場準入審批而輕後期生産經營監管的問題,種種門檻也讓一些外資望而卻步。

  馬宇指出,受到政策約束和市場壟斷,目前外資難以進入大量具有投資價值的行業。如銀行、保險、電信、交通運輸等行業仍存在著各種行政壁壘,這不但限制了投資的擴大,也制約了行業的良性發展,損害了國家和消費者利益。當然,這些行業引入外資,特別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就更要考慮安全因素,在吸收外資的方式、節奏和規模上謹慎行事。

  另外,在製造業和農業領域,包括一些傳統行業,如石油石化、鋼鐵、汽車、機械甚至日化、食品以及種植業、養殖業、農産品深加工等,也有相當的擴大市場準入的空間,既可以擴大外商投資規模,也可優化外商投資結構,有利於提升産業水平。

  “穩定和擴大吸收外商投資,對我國當前保增長、調結構、吸納就業和保持長遠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姚堅表示,國家將在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深化體制改革下放審批權限,以及完善法制和服務等方面採取更有力措施,為吸收外資創造良好條件。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