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經濟頻道 > 國際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經濟觀察:美國金融危機緣何殃及全球

 

CCTV.com  2009年03月11日 14:0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半月談  

  這場發端于美國的金融危機正在演變為席捲全球的金融和經濟危機。美國“感冒”緣何能殃及全世界?這是不少人都非常關心的問題。這場危機表明,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仍對世界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簡而言之,美國和世界其他經濟體在金融業及實體經濟方面存在的緊密聯絡,是造成金融危機不斷擴散的根本原因,而世界其他經濟體各自存在的缺陷,則為金融危機的擴散提供了條件。

  這是9月15日拍攝的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外景。9月15日,由於雷曼兄弟宣佈破産,美林被收購以及美國國際集團評級面臨調降,華爾街金融版圖頃刻巨變。

  金融“流感”侵襲全球

  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國與世界其他經濟體特別是歐盟和日本等在金融業方面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絡。從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到去年升級為全面的

  金融危機,危機就像“流感”病毒一樣,在世界主要金融市場和金融系統內傳播蔓延,引發了全球性金融動蕩和信貸緊縮。

  在金融“流感”傳播的過程中,金融“創新”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從2002年到2006年,美國住房市場持續火爆,房價不斷上漲,大批收入較低、信用記錄較差的人群加入了購房大軍,他們的房屋貸款被稱為“次貸”。放貸機構在借出一筆“次貸”後,並未就此收手,而是將其“賣給”房利美和房地美這樣的機構,後者再將購買來的“次貸”打包成一種證券化的投資産品,賣給全世界的投資者。

  這個過程被稱為“資産證券化”,一度被認為是一項重要金融創新。根據最初的設計,“資産證券化”可以分散風險。但最終的結果是,由於監管不嚴,美國“次貸”氾濫,“次貸支持證券”也開始氾濫,而且由於大部分投資者對這類投資産品知之甚少,完全依賴幾家評級公司的評級信息,最終造成這類有毒資産在全球金融系統內擴散,成為一顆“定時炸彈”。

  當美國住房市場泡沫破裂後,大批“次貸”購房者無力償還貸款,而“次貸支持證券”也隨之不斷貶值,最終完全喪失流動性,從而給所有購買了這類投資産品的金融機構造成巨大資産減記壓力。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施蒂格利茨撰文指出,由於全球化的發展,華爾街可以把自己的有毒資産出售到世界各地。他還説,在美國“次貸支持證券”中,大約一半為外國投資者所持有,而這恰恰是美國次貸危機演變成一場全球性危機的重要原因。

  在危機中,不僅美國金融業版圖完全被改寫,歐盟金融機構同樣遭到重創。英國、瑞士、德國、冰島、荷蘭、比利時均有重量級銀行在危機中蒙受巨大損失。匯豐銀行控股集團、瑞銀集團、瑞士信貸銀行集團、德意志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富通銀行……一大批歐洲金融機構均因所持美國“次貸支持證券”價值嚴重縮水而出現鉅額虧損,還有一些銀行破産或不得不接受政府救援。

  隨著金融“流感”在世界金融體系內傳播,一些金融機構為改善資産負債表和避免出現更大損失,紛紛提高放貸標準,市場惜貸氣氛濃厚,這又引發了信貸危機。信貸緊縮造成流動性不足,結果面向企業和消費者的貸款均受到影響,美國和歐盟等經濟則處於全面萎縮或衰退。

  2008年10月10日,在英國首都倫敦,參加反對救市示威遊行的青年學生與警察發生衝突。一些倫敦市民和學生當天在倫敦金融街舉行反對政府救市示威遊行活動,並打出“反對資本家”、“我們為什麼要為他們製造的危機埋單”等標語。當日倫敦股市出現大跳水,《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跌幅高為8.85%。 新華社/法新

  經濟“流感”衝擊世界

  美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在實體經濟方面的聯絡,則使世界經濟染上了一場破壞性更大的“流感”。

  近年來,隨著新興經濟體迅速崛起,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相對地位有所下降。在這場危機爆發前,出現了一種較為流行的“脫鉤”理論。該理論認為,傳統上世界經濟主要依靠美國來推動,但隨著新興經濟體在世界經濟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世界經濟對美國經濟的依賴下降,甚至出現了脫鉤。其隱含的意思是,世界經濟可以在美國經濟出現問題時,仍保持較快增長。

  但這次危機表明,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仍對世界經濟有著難以替代的影響。曾經有人説,美國經濟打噴嚏,世界經濟就會感冒。如果説這種説法在新形勢下已顯得誇張,那麼,美國經濟大病,世界經濟小病,這種説法還是恰當的。

  從實體經濟方面看,美國經濟影響世界經濟的兩個最主要途徑是貿易和投資。據統計,目前美國年經濟總量約為13.75萬億美元,出口總額約為1.3萬億美元,進口總額約為2.1萬億美元。從2007年第三季度到去年第四季度,受金融危機影響,美國進口已連續5個季度按年率計算出現下降,其中去年第四季度降幅達到16.0%。美國需求急劇下降,直接對中國、日本、韓國、加拿大、墨西哥等主要貿易夥伴的出口造成衝擊。特別是日本,過去幾年受對中國出口旺盛等因素影響,經濟一度出現了二戰後最長的持續增長期。但目前在金融危機影響下,日本經濟已陷入嚴重衰退。

  從投資角度看,來自美國、歐盟和日本的投資一度成為推動不少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但在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金融機構紛紛從國外抽回資金以應對國內的困局,結果造成不少發展中經濟體股市和本地貨幣匯率雙雙大幅下挫。據估計,去年從新興經濟體外流的資金達到483億美元,其中一半是從亞洲新興經濟體流出的。來自發達經濟體的需求和投資全面下降,使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面臨著巨大壓力。

  多种經濟體都缺免疫力

  美國金融危機之所以在全球傳播,世界其他經濟體自身存在的種種缺陷同樣不容忽視。

  發達經濟體如英國、西班牙等,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它們也存在嚴重房地産市場泡沫。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這些國家先後出現了本土性的次貸危機。特別是英國,因金融業在其整體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所受到的打擊尤為嚴重。日本多年來一直面臨通貨緊縮壓力,加上國內需求不振,對出口依賴較大,當美國經濟出現問題時,日本經濟甚至面臨比美國更嚴重的問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日本經濟將下滑2.6%,而美國經濟僅

  下滑1.6%;明年,日本經濟將增長0.6%,美國經濟將增長1.6%。

  一些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在金融危機爆發前曾大量借債,一旦發生外資大規模抽逃,其經濟便亮起紅燈。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從2002年到2008年3月底,在全球流動性過剩的背景下,新興經濟體的借債約為2.75萬億美元,是此前的三倍多。在金融危機爆發後,外國直接投資下降、資金加速外流,導致不少國家股市暴跌,本國貨幣匯率大幅下挫。從北歐小國冰島到俄羅斯,再到亞洲的韓國,均面臨類似的情況。

  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前不久刊登了一篇題為《多瑙河畔的阿根廷》的文章指出,烏克蘭、匈牙利、波蘭、捷克和保加利亞等中東歐國家,由於西歐金融機構大規模抽逃資金,正面臨嚴峻挑戰。一些國家外債負擔沉重,甚至有可能像阿根廷在2001年底那樣,因無力償還外債本息而整個國家宣佈破産。

  但是,曾經歷過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拉丁美洲和亞洲的一些發展中國家,汲取了教訓,逐步鞏固經濟基礎,特別是增加了外匯儲備,因此,它們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有所增強。 (記者 明金維)

2009 小丫跑兩會

建國60年 推動中國經濟的60個品牌

搶眼新聞

全球最敗家的女人

傑克遜:復出猛撈錢

"兩會炮手"張茵

億萬富翁辦萬人宴

體壇明星高價定情

香港英俊王老五

楊百萬:最值得關注的大金股

巴菲特到底錯在哪

歌手30萬 詞曲作者分文不得

劉紹勇:想見見馬雲

藝人付辛博生日享豪禮

全球億萬富豪最多的城市

出現"你被裁了嗎"網站

土地也能種出黃金

讓老百姓的"腰包"癟下來

一場已經註定狂勝的豪賭

抓住失業"機遇"

格林斯潘遭遇黑天鵝

跑招聘會不如跑婚介所?

責編:金文建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