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就因為我是女生,所以找工作得多一道檻?明明筆試成績比男生高出許多,各種技能也都十分優秀,但最後單位公佈錄用名單———還是男生。”大學女生小賢今年畢業,本來就應對著嚴峻就業形勢的她,現在又遭遇用人單位的隱形性別歧視,不免倍感無奈。
一份對全國13所高校745名女大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被調查者中47.8%的人在求職和就業過程中遇到了“很嚴重”或“比較嚴重”的性別歧視。而來自全國婦聯的近期調查發現,女大學生平均求職10次才能找到一個工作,而男生平均只需四五次。在“國際三八婦女節”到來時,如何幫助女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引起全國人大代表們的熱議。
王恩多代表指出,女大學生不好找工作,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受傳統男尊女卑觀念和慣性思維的影響,覺得女性不如男性;二是女性由於在生育哺乳期需要更多假期,需要分擔更多時間精力照顧家庭,部分用人單位從企業效益最大化角度考慮,肯定是不願意招女性。
記者採訪發現,由於工作難找,“幹得好不如嫁得好”,“跑招聘會不如跑婚介所”的觀念在大學女生中受到不少認同。
保證女大學生平等就業,政府、社會、單位、學校和女大學生都必須付出努力,郭國慶代表建議,社會應為兩性平等競爭營造良好的人才市場環境,確立性別平等、就業公平的社會文化環境;國家應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規來保障平等的就業機會,通過立法對女性從業達到一定比例的企業在稅收上給予優惠;發展社會保障制度,加速家務勞動的社會化;建立生育保障機制,由企業和個人合理分擔生育費用,減輕企業所承擔的生育成本;學校應不斷完善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學校就業指導中心應充分發揮其指導功能;女大學生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競爭力。為此,他已準備提交一份關於消除女大學生就業歧視問題的議案。
不過,女大學生居高不下的就業期望值也從另一方面造成女生就業難。上海的高校調研顯示,女研究生中,80%的外地學生希望留上海,80%的學生希望在高校、或者政府部門從事既穩定又體面的工作。對此,陳偉蘭代表結合自身經歷建議面臨就業的女大學生拓寬視野。她説,目前貧困地區和邊遠地區急需教育人才,大學畢業生到那裏去,不僅能發揮作用也能接受生活的磨礪。建議政府在政策上給予鼓勵措施,吸引大學生前去工作。
一些代表還提出,女性可以根據社會分工的多元需要,對市場分工進行深入的調查,多挖掘一些適合女生就業的專業,並吸引女生報考。這樣一來,既符合了社會需要,女生畢業後的就業率也自然會得到提高。
“實際上,女生有她們自身的獨特職場優勢。女生溫柔細緻、耐心穩定、善於與人溝通、成績又比較好,在科教文衛系統,我們都很青睞女大學生。”賈偉平代表告訴記者,她所工作的醫院科室今年招聘兩位博士生和一位碩士生,雖然報名人數眾多競爭激烈,但是最後脫穎而出的都是女生。
|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