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4日電(記者張藝、安蓓)國際油價連續幾日下跌,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跌幅近30%。雖然油價跌勢洶洶,不少專家認為近期國際油市保持高位震蕩,每桶110美元左右的價格仍然偏高。突發因素令未來油價走勢撲朔迷離,我國能源價格改革不必等待國際油價走低才擇機而動,應該儘快解決成品油定價機制問題。
9月初,紐約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貨價格盤中一度跌至每桶105美元左右,比起7月份創下的147美元的歷史最高價,下跌的幅度和速度令人出乎意料。9月3日,“古斯塔夫”颶風警報解除,惡劣天氣對墨西哥灣産油和煉油設施造成的破壞遠遠小于預期,長期以來支撐油價上漲的天氣因素反倒成為近期油價下跌的直接原因。而究其深層原因,左右油價漲跌的基礎因素始終是供需關係的變化。摩根士丹利公司亞洲區主席斯蒂芬?羅奇認為,全球經濟下滑剛剛開始,信貸危機的影響仍將繼續,隨著全球經濟降溫,石油、金屬等價格有可能回落。
美國經濟去年第四季度出現負增長,今年第一季度增速僅為0.9%,在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下,高漲的油價確實抑制了原油需求。美聯儲3日公佈的美國經濟增長步伐仍然緩慢的調查結果,更是增加了市場對全球經濟的悲觀情緒,進而帶來了原油價格將繼續回落的可能。
近期國際油價快速大幅下跌,國內宏觀經濟也在按預期的調控軌道發展。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6.3%的漲幅令人們對通貨膨脹的擔憂有所緩解。這些因素使能源價格改革又成為熱議話題。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認為,我國的成品油價格改革不必等待國際油價回落“相機而動”,關鍵是要儘快解決價格機制問題,把燃油稅加到成品油價格組成內容上,讓價格確實反映資源性産品的稀缺程度。
周大地坦言,國際油價漲跌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預測油價走勢就必然要看全球經濟態勢,目前各方關於經濟發展的趨勢尚且存在多種觀點,對未來油價的判斷就更無一致答案了。今年二季度美國經濟按年率計算增長3.3%,大大高於預期,考慮到目前的經濟數據和未知的突發因素,油價是上漲還是回落誰也無法準確判斷,因此沒有必要按照國際油價的行情來進行我國成品油價格調整。目前,政府對石化行業的財政補貼既不符合公平原則,也不利於産業調整,近50%的原油進口依存度使得中國成品油價格不能長期背離國際市場。
事實上,呼籲成品油價格改革已不是新鮮的話題,中國早已明確了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制定了石油價格綜合配套改革方案,目的是逐步理順價格關係,充分發揮價格機制在能源市場的基礎性作用。
專家認為,成品油價格改革的目標在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成品油價格不調整,市場供應難以得到保障,若調整幅度過大、速度過快,又會超過社會承受能力、影響經濟健康發展。對於政府來説,首要目標仍要堅持實現物價基本穩定、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在考慮到讓市場決定價格的同時抑制物價,緩解企業生産成本過快上漲,減小對社會的衝擊。
搶 眼 新 聞
|
|
|
|
|
|
|
|
|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