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旬至8月20日,美元匯率指數上漲了8.2%。歐元長期走弱將驅動美元長期走強。4月24日至8月21日,人民幣對歐元升值9.5%。人民幣對歐元匯率進入升值通道,也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提供了新契機。
歐元經過了長達6年半之久升值,期間只經歷了2005年比較像樣的調整,其對美元匯率水平已嚴重背離歐元區經濟基本面。首先,歐元匯率高估了歐元區生産力水平。若以歐元區勞動生産率為100,則美國勞動生産率2002年為116.4,2007年提高到了126.5。美國勞動生産率高於歐元區26.5個百分點。其次,歐元對美元匯率高估了歐元區的"國力"。2007年,歐元區和美國的人均GDP分別為2.7萬歐元和3.9萬歐元。美國人均GDP高於歐元區44.4%。2002年至2007年,歐元區人均GDP提高了20.8%,美國提高了21.9%,比歐元區高出1.1個百分點。期間,歐元對美元的匯價卻由2002年初1:0.9038提高到2007年底的1:1.4721。再次,歐元匯率高估了歐元區産業結構的優勢地位。與美國相比,歐元區産業結構依然偏重於製造業。因此,當前國際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歐元區經濟的衝擊力明顯大於美國。所以,歐元匯率有內在的貶值要求。
人民幣對歐元升值壓力首先來自人民幣對歐元匯率低估。人民幣對歐元比價與歐元國際比價的失衡狀況在不斷加劇。匯改開始後的一年內,人民幣對歐元比價與國際市場歐元對美元的比價同步變動。自2006年6月,人民幣對歐元比價變動開始逐步偏離歐元國際比價。到2007年8月,與匯改時相比,歐元對美元升值13.3%,人民幣對美元升值7.2%,低於歐元升值幅度6.1個百分點。同期,人民幣對歐元貶值7.6%。因此,人民幣對歐元比價低於歐元國際比價1.5個百分點。2007年8月以後,人民幣對歐元比價背離歐元國際比價程度繼續加大。2008年3月兩者背離幅度比2007年8月提高了1.6倍,達到了3.9個百分點。人民幣對美元匯價曲線與人民幣對歐元匯價曲線的喇叭口越來越大於其與歐元對美元匯價曲線的喇叭口。人民幣對歐元匯率低估的程度不斷擴大。人民幣對歐元升值的壓力也隨著加大。另外,中歐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加劇也增加了人民幣對歐元的升值壓力。
但是,人民幣對歐元升值不應該步人民幣對美元單邊升值的後塵。而要打破人民幣單邊升值的格局唯有提高人民幣對歐元匯率形成的市場化水平。包括增大人民幣對歐元的浮動幅度,提高國內歐元外匯市場中非金融企業的比重。當前,國內美元外匯市場外匯買賣主要以銀行為媒介,以銀行為市場交易主體。歐元外匯市場則應該以外匯供給方和需求方面對面直接交易為主,進出口企業應該成為市場的交易主體。這既可以減少市場均衡匯率的試錯成本,也使得人民幣對歐元匯率能更及時更準確地反映歐元外匯市場的實際供需變動。
今年7月份我國已經建立起全國銀行間外幣實時全額結算系統,實現了外幣資金的集中存放,提高了外幣結算效率。中國工商銀行成為境內外幣支付系統的歐元代理結算銀行。如果我們可以允許在代理結算銀行開列賬戶的企業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歐元交易,政府同時減少對歐元市場交易的調節作用,那麼人民幣對歐元匯率的形成機制將有別於當前人民幣對美元的形成機制。我國就能從當前事實上的盯住單一美元,過渡為盯住美元和歐元等多種貨幣,以最後實現盯住一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搶 眼 新 聞
|
|
|
|
|
|
|
|
|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