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都到綿陽,時雨時晴,多變的天氣、緊張的氛圍籠罩著這塊苦難深重的大地。
21日中午,汶川大地震後第10天,當人行綿陽中支行長廖鳳華領著我們登上該行地震中嚴重受損的辦公樓頂時,救援直升機在我們頭上呼嘯而過,樓下不時有警笛、救護車的聲音穿街而過;街道兩旁、各種建築物上的抗震救災標語、旗幟在風中獵獵飄揚,連空氣中都瀰漫著一種戰時慘烈的氣味。
指著不遠處帳篷林立的文化廣場和公園,廖鳳華告訴我們,在更遠處的九州體育場,就有由人民銀行負責管理的臨時災民點,最高峰時有500多人,行裏每天要派出10人、分兩班24小時駐紮在那裏,專司難民登記、救災物資發放、安全管理等。儘管已近精疲力竭,但廖鳳華他們總是提心吊膽,不敢有絲毫懈怠,因為驚嚇過度,很多災民已是草木皆兵,一旦因恐慌引起混亂,局面很容易失控。
但是比起自12日以來廖鳳華和他的同事們所經歷的險境與危難,眼下的景象就顯得有些“溫馨”了。職責所繫,無論是職工生死安全問題,還是業務系統乃至整個金融體系安危與穩定問題,對他們來説,都無法用“提心吊膽”來形容。
廖鳳華説,在那驚心動魄的短短3分鐘劇烈震蕩中,他居然趴在辦公桌下連撥了好幾個電話,試圖聯絡支行金庫保衛室。僅僅20分鐘後,廖鳳華與支行紀委楊書記即驅車趕到8公里外的金庫現場,緊急指揮業務處置、撤人。下午4時50分,支行即召開黨委會,成立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及4個工作小組,分工應對群眾生命財産、金融服務、安全保衛等緊急事態;下午6時,抗震救災指揮部召開第一次會議,按應急預案,各小組開始收集了解人行各支行、各金融機構情況;到晚上7時,除平武外,轄內各支行均想方設法接上了頭……震後24小時,廖鳳華和他的同事們一直在一種高強度狀態下工作著。
接下來的幾天,在廖鳳華的日誌裏有這樣一些簡單的描述:13日,行領導分別帶隊前往重災區江油、鹽亭、三台、平武、梓潼、安縣等地;14日,平武行長李代鈺終於來電報平安。15日,前往商業銀行了解情況;8億元現金從省分行運到。16日,帶領會計、發行、國庫等技術人員繞道100多公里經青川前往平武。17日,召開各商業銀行行長會,解決運鈔問題,保證現金支付、救災撥付、資金清算系統的暢通。當日下午,農行恢復部分網點營業。19日晚,武警接管梓潼金庫,“一直壓在心頭的最大一塊石頭終於搬走了。”廖鳳華對記者説。
一直到5月21日,綿陽中支召開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第十次會議,明確繼續恢復金融服務、支持災後重建是當前工作重中之重。當日,中心支行辦理現金出庫業務2筆、金額1500萬元,截至21日,全轄人行系統共辦理髮行基金入庫業務29筆,金額13.1億元,辦理髮行基金出庫業務22筆,金額5.5億元。當日國庫撥付救災款6筆,金額584萬元,累計撥付123筆,金額4.07億元。辦理同城票據交換1場,金額2616萬元。
在至今余震不斷的情況下,這些簡單的描述和數據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沉甸甸的內涵,記者毋須贅述。
與此同時,綿陽銀監分局局長徐建東率領他的團隊也在進行另一場“生死時速”的艱難接力。
地震發生當天晚上8時,徐建東即召集黨委成員召開黨委會,成立綿陽銀行業機構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及應急領導小組;一系列的內部因應措施快速到位後,當晚12點,徐建東與副局長符濤開始逐家走訪各金融機構了解相關情況,督促啟動應急對策抗震救災,並提出三到位要求:崗位堅守到位、人員安排到位、災情調查摸底到位。“直至第二天淩晨4時30分才完成這個任務。”符濤説。
13日一大早,他們還冒雨在市中心廣場及工行一場地搭建應急指揮點,公告24小時值班電話,同時向各金融機構連續發出兩個通知,要求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儘快恢復受損營業網點營業,哪怕採取超常規臨時措施,以幫助社會恢復信心。在余震不斷、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盡最大努力保持正常營業,以最快速度撥付救災資金,確保災區金融秩序穩定。並要求各銀行負責人和信貸人員要深入災區調查研究,加大力度支持災區流動資金需求。
21日下午,當我們來到這個設在綿陽街頭的抗震救災指揮部兼臨時辦公場所時,這裡的戰時氣氛及緊張忙碌的情景依然令我們肅然。各種救災救護車輛鳴笛而過,防疫人員在街道及帳篷內外噴灑消毒藥水,和平時一樣,銀監分局的工作人員各就各位,有序從容地堅守崗位。當我們終於等到剛從安縣趕回來的徐建東時,灰頭土臉的他張口便是北川救援之事。因多名工作人員失蹤,震後10天他已冒險五進五齣北川,儘管到目前,從希望到失望,到近乎絕望,徐建東和他的同事們仍然不願承認這過於殘酷的現實。
“我們寧願相信他們還活著!”徐建東説,就像北川金融業務在地震之後全部癱瘓,數日後卻又頑強地異地涅?重生一樣。
北川的農行、農發行、信用社、富民村鎮銀行、郵儲銀行5家機構在地震中遭受重創後,在人行綿陽中支、綿陽銀監分局及各金融機構的合力攻堅下,目前北川擂鼓信用社整體轉入安縣異地重新開業,農行北川支行也在農行安縣支行設立兩個臨時專櫃,21日開始辦理業務。
不僅如此,據符濤介紹,震後第三天綿陽轄區就有30%機構網點恢復營業,目前更達到80%。各銀行業機構眼下正在全力搶修受損網點和ATM機,著力恢復網點營業服務。不能營業的網點也設立了臨時網點或公告了就近服務網點。在綿陽的工行、建行、中行、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已完成綿陽抗震救災賬戶設立工作,工行、建行、中行搭建應急業務平臺,首先保證部隊、武警等單位搶險救災款項及時到位支付。市商業銀行更是成立了100人組成的抗災救助隊,分別到綿陽中心醫院和綿陽救助中心協助做好相關服務,及時安排救災信貸資金。
“截至5月20日,轄內銀行發放災後重建貸款1.92億元。”徐建東説。
相關鏈結: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