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瀋陽”火了,“春晚”過後滿城盡説“小瀋陽”。他的粉絲不乏“80後”和“90後”,有些從來不聽戲的年輕人因為他開始聽起了二人轉。喜歡他的人説,“小瀋陽”的魅力在於他的娛樂精神,我們看到了一個身上有活兒的民間藝人面對觀眾實實在在的誠意。不喜歡他的人説,他走紅是因為他低俗,現在就是大眾的“審醜”時代,他招牌式的跑偏褲子和娘娘腔都是在嘩眾取寵。
“小瀋陽”是靠低俗走紅的嗎?那什麼是高雅呢?我國其他地方劇種能否像二人轉一樣紅起來?近日,清華大學美學教授、文化批評專家肖鷹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
中國青年報:有人認為“小瀋陽”的表演很低俗,你怎麼看?
肖鷹:把“低俗”用在他身上並不妥,因為低俗的表演應該是有嚴重道德缺限、有意識違背或敗壞公眾文化趣味的表演。在高雅、通俗和低俗三大類型中,“小瀋陽”的表演是通俗型的,在通俗中再細分,他走的是媚俗路子,用他的口頭禪説,就是把觀眾“整高興了”。
我專門上網看了他這兩年的許多表演,尤其今年他在央視、遼寧和天津衛視的三個春晚的表演,感覺他的演技單一重復,動作、臺詞和表情確實另類,是“小瀋陽”的,但他只有那兩下子。現在有些媒體把“小瀋陽”捧成一個表演奇跡,我反對。這顯然是一種商業造神運動。我不認為他蘊含著多少過人的藝術潛質,他可以走紅一段時間,但不會真正成為一個表演藝術家留在人們心中。
改革開放30年,央視春晚也過了25載,就成活了一個趙本山。趙之後又只有趙的弟子。這一花獨放、一脈單傳的“央視春晚”奇觀,難道不令人反思嗎?一個健康和諧的社會,肯定是多元文化構成的。我認為,在文明社會,應採取的文化戰略是:揚高雅文化,活躍通俗文化,限制低俗文化。
中國青年報:什麼樣的文化是高雅文化呢?
肖鷹:我用三個特點來界定高雅文化:首先它的藝術形式經過漫長的歷史錘煉,不僅成熟精湛,而且具有獨立的文化學甚至人類學價值;第二,它是積極向上的,能提升民族文化、適合民族精神生活發展需求;第三,高雅文化具有高度的原創性,而低俗文化存在大量簡單粗糙的複製和模倣。許多人説“小瀋陽”的表演有低俗性,很大程度上在於他的自我複製。
古希臘的悲劇,中國的古琴樂,在今天能欣賞的人不多,但只要你真正接受它們,你的心靈就會被感化和提升。最近的電影《梅蘭芳》我認為也是高雅的。相反,市場上的恐怖電影、色情電影,之所以低俗,不僅因為它們張揚人的肉體慾望,還因為它們為了製造刺激效果極度扭曲人的肉體慾望,是反自然的。
中國青年報:《梅蘭芳》中有一句臺詞説:“角兒是座兒的。”這麼多人喜歡“小瀋陽”,不光是因為他的單一重復吧?有人説“小瀋陽”走紅是因為他的表演很真實,沒有舞臺腔,沒有學院氣,能讓人放肆大笑。
肖鷹:在娛樂市場,所謂真實,實際上是全方位包裝的結果。趙本山離不開解放帽和中山裝,“小瀋陽”同樣也離不開娘娘腔和大花褲衩。看多了模倣自港臺的洋涇式的“拿腔作勢”,突然出來一個唱東北二人轉、跨性別表演的“小瀋陽”,你就會因為新奇而感到真實。
| |
|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