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中俄就修建中俄原油管道、長期原油貿易、貸款等一攬子合作項目正式簽署了協議。
根據協議,中國將向俄羅斯提供總計250億美元的長期貸款,採取固定利率,約為6%左右;俄羅斯則以石油為抵押,以供油償還貸款,從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萬噸的規模向中國通過管道供應總計3億噸石油,石油價格以俄石油運到納霍特卡港口的價格為基準,隨行就市。
一石擊起千層浪,消息一齣,引得坊間議論紛紛。爭論的焦點集中在協議中有關貸款採取固定利率,而石油價格卻隨行就市。他們擔心,未來一旦石油價格大漲,中國這筆買賣將“血本無歸”。
以“貸款換石油”,中國是否真的走了一步險棋?
是虧還是贏?
有聽聞協議內容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3億噸/1500萬噸=20年,中國可收本金和利息=2506%20+250=550億美元,20年後保守估計,若美元貶值75%,石油漲到160元/桶,現在250億美元可買石油(按40美元/桶計算):250/40=6.25億桶;中國可買石油:550/160=3.44億桶。假如美元貶值90%,中國可買石油550/400=1.375億桶,假如美元崩潰,20年後中國這筆買賣將“血本無歸”。
另外,如果單從石油買賣的角度看,中國並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因為如果不簽署此協議,到時還得以時價買進別國石油。而這個協議只是用固定利率貸款確保了俄國提供20年供油的保證。因此,只有到時候油價走低時,我們才能保證這筆美元貸款及其利息能夠抵消掉俄國提供的3億噸石油中更多的一部分。
由此看來,這份交易對中國來説並不划算。但也有聲音認為,這是贏,而且是雙贏。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分析,對正需要現金的俄羅斯而言,此項協議的簽署,不但拿到了鉅額的平價貸款,還增加一條出口原油的渠道。對中國而言也增加了一條進口石油的渠道,進而能保障國內石油安全。
“利”在此而“意”在彼
2月17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分別與俄羅斯有關公司簽署開展長期原油貿易協議和從俄羅斯斯科沃羅季諾到中國邊境的管道設計、建設和運營協議。
同一天,國家開發銀行分別與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簽署了貸款協議。
“能源合作對雙方都有利,這毫無疑問。”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研究員王酈久説。他一直關注中俄“貸款換石油”合作項目的進展情況。
2月18日,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在當前世界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嚴峻形勢下,中俄就能源問題達成長期合作協議,有助於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有助於兩國經濟的穩定發展,而且符合彼此的發展利益。
另外,從根本上説,這是商業利益,雖然背後有兩國政府推動,但商業利益的前提是要雙贏。對於協議內容中,採取固定利率,石油價格以俄石油運到納霍特卡港口的價格為基準,隨行就市。這是經過雙方反復的權衡並認為是合適的,然後才作出的決定,因此,不能簡單用哪方吃虧、哪方佔便宜來判斷。
俄駐華商務代表齊普拉剋夫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在目前嚴峻的經貿形勢下,要提高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尤其需要加強兩國在傳統領域的合作。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學者管清友認為,在外匯儲備的運用上,資源、能源類産品是購買的首選,也是最安全的。
| |
|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