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電視散文《喜洲不了情》

 

CCTV.com  2009年11月19日 16:44  進入娛樂城堡  來源:CCTV.com  

 

 

在麗江到大理的必經之路上,有個對許多人而言,略顯陌生的小鎮:喜洲。

老舍曾在《滇行短記》這樣描述它:喜洲鎮卻是個奇跡。我想不起在國內什麼偏僻的地方見過這麼體面的市鎮。進到鎮裏,仿佛是到了英國的劍橋,街旁到處流著活水;一齣門便可洗菜洗衣,而污濁立刻隨流而逝。像王宮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畫棟。有許多祠堂,也都金碧輝煌。不到一里,便是洱海,不到五六里便是高山。山水之間有這樣一座市鎮,真是世外桃源啊!

於是,她靜靜地在這條遊人如織的路上,做一個安靜的小鎮,等待她的知音。 

 

我叫林登,美國人。但我的家卻在中國,大理,喜洲鎮。在這一片片珍貴的白族民居中。在這一望無際的稻田那邊。在這天藍雲低的小鎮上。 

中國人講緣分。而緣分,本就神秘在它超越語言、文字和所有客觀的推理。當腦海裏冒出在喜洲安個家的念頭時,我並不感到奇怪,我想,這就是緣分。從那天起,到我賣掉在美國的房子和畫廊,到真正在喜洲擁有這座喜林苑,雖然,是煞費了一些功夫,但最終,卻讓我得償所願。我想,我和喜洲,應該是真正有緣有份。

 

 

    林登:我第一次到大理是1985年,我那時候到大理,感覺大理像天堂一樣,天氣太好了。它的少數民族的文化很豐富。2004年我跟我太太還有兩個孩子,我們到了中國,主要的原因就是要找一個這樣的地方。我們到了雲南,我覺得整個雲南最好的地方就是大理。我們看那邊的蒼山,有三千多米,我們天天從這裡走路,大概走二十分鐘就可以到山腳。我跟我的孩子,我們三個人就可以爬上去,到很遠的地方,然後我們就儘快地在天黑了以前跑回來。在那邊有洱海,天青青的,我天天都走路,沿著洱海走一走,看到海邊有些非常漂亮的大樹,也有一些很美的寺廟。總的來説我覺得整個大理,包括這些田地,它們一年可能會有三個不同的農作物,可能有大米,也有小麥、綠豆。所以每個季節都會有不同的顏色。現在你看這個黃色,就像是黃色的海一樣。

 

我第一次到喜洲,還是在1985年。

那個幽靜的小鎮,好像站在地圖之外。我遇見她,像遇見一個追尋已久的、時常在夢中等待著我的知音。

她古老而清新,她清新卻羞澀,她羞澀又多情,她多情,卻又安靜。她的歷史中不乏悠遠的文明和跌宕的故事,但她卻清純得像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

那悠悠的庭院像是時光的沙漏,緩緩,緩緩地滴落著綿長的歷史。在這個小小的城鎮,從明清時期保存至今的古院落,百年以上的就有上百座。

那古老的蠟染像是時間的作坊,幽深,幽深,像浸滿了往事的記憶,正在被歲月漆上顏色。黑的是過去,紅的是未來,而藍色的,是喜洲。一代一代,這深邃的藍一代代地傳承著,仿佛這喜洲的歷史,便能用這蠟染的布包住。

 

喜洲的老街,沒有一條是直的,只要往前走,便不斷看見新的風景,像一幅不斷變化的畫。

我的家在鎮上一個並不起眼的地方。三坊一照壁,是座典型的白族民居。它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了。我常常在這座古老的房子裏,猜想它兩百年的生活。它活得比任何一個人都久。它見過的世事比任何一個人都多。風櫛雨淋,它的記憶就刻在它的身上,埋在它的土壤裏。

 

 

林登:我們大概2004年找到這個房子,跟政府談的大概有兩年的時間,談成了以後,我們請了雲南的設計師幫我們設計方案。修復的時間大概有九個月。那時候大概天天都有六十個到一百個本地的工人還有木匠都在幫我們修復它。這個是非常典型的一個白族的傳統的三坊一照壁。你一進來就是一個白族的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這兩個房間,這是接待客人的房間;上面就是以前他們擺條案,祭拜祖先的房間。這個都是按照他們原來使用的功能修復的。那邊我們做了一個小的博物館,介紹白族傳統建築史,還有喜洲最重要的一些古跡。

 

許多遊人會來到喜林苑,一方面,想看看這房子的主人,這個外國人,為什麼會想到住到這兒來。另一方面,也會來看這些寶貝。

這個安在中國的家,常常令我感到幸運。

這個安家,不僅僅是我為我的家庭,找到一個與歷史如此切近,與夢幻如此相似的處所。其實,也意味著給那些我們收藏多年的寶貝,一個安身之所。

    已經數不清喜林苑接待過多少來去匆匆的腳步。已經記不得我們在這裡給多少美國人講雲南,講大理,講喜洲。還有很多中國畫,從這裡飄洋過海,去到美國的畫廊。

我沒有想過,原來只是一個簡單的念頭,也可以變成一項讓人如此興奮、不知疲倦的事業。

 

    林登:我現在希望我能在大理養老,我願意一輩子留在這裡,現在雖然我還是要照顧我的媽媽爸爸,但是我還是希望我和我的下一代能留在中國,中國就是我們永遠的家。

 

我的家,周圍便是稻田,一邊延伸到洱海,一邊延伸到喜馬拉雅山麓。

這是喜洲很常見的風光。稻田裏泛著泥土的清香,與空氣中花草的香氣,融合在一起。稻田寓意著耕耘和收穫,也寓意著希望。

這風景,常常讓我感到沉醉,又充滿哲理的意味。

它鼓勵我不斷地付出,並總是帶給我生長的勇氣,和向上的力量。

 

我愛這裡。

 

 

責編:吳祺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