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大學生就業導航援助行動 >

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還缺職業教育課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7日 16: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職業教育課該由誰來補?

  務虛不務實、眼高手低、缺乏實際經驗……這些看法成為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高等教育向研究型教育轉型,素質教育成為一個主要內容;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職業技能成為招聘的主要標準。因此,從學校大門到企業大門,還有一段就業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國內高等教育所缺乏的職業教育。那麼,職業教育這一課到底應該由誰來補。

  學生:學歷、經驗難以兼得

  一項對本市IT行業進行的薪酬福利調查表明,具有較高教育程度的求職者通常更容易獲得薪酬優厚的工作,每多受一年教育,年薪平均增長8.3%。有一些高薪崗位雖然對學歷要求不高,但一般都要求應聘者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可以看出,要想找份好工作,要麼是高學歷,要麼是有工作經驗。而最優秀的人才則同時具備了這兩項素質。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説,要想滿足企業這樣的條件,真有點“魚和熊掌難以兼得”。

  華夏大地教育網總經理高松濤認為,儘管高學歷和多年工作經驗都能帶來很好的職業生涯,但對於每一個個體的學生來説,這樣的要求還是有些苛刻。所以,學生通過一些活動和比賽來找工作也是“迫不得已”。企業這樣做也很精明,他們知道這樣才能找到最合適的人才。

  “在理想狀態下,任何人都會回答説,能力要大於學歷。這恰恰給畢業生就業增加了難度。”新東方IT教育機構總經理吳雷告訴筆者,把這個問題放到現實當中,一些企業就對所招聘的崗位要求工作經驗等條件,這實際上是企業從盈利目標異化出來的一種重經驗、輕學歷的“經驗歧視”現象。另外,重經驗、輕學歷的“經驗歧視”現象當然不能完全歸咎於企業,求職者自身也存在著學“不”致用、工作適應能力差、綜合素質不高等問題。

  不可否認,學歷高低仍然是衡量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一些企業“要學歷也要工作經驗”的招聘原則也不無道理。畢竟,這是企業在招聘當中一個很“實用”的方法。

  高校:素質、就業率孰輕孰重

  一名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經歷數次應聘失敗後,抱怨説:“幾乎所有的單位都要求應聘者有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像我們這樣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機會實在太少了。”現在,他決定考研,希望以高學歷的優勢來彌補工作經驗不足的劣勢,找到滿意的工作。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許可以看作是傳統教育在崗位需求面前暴露出的一個‘瓶頸’。”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杜教授告訴筆者,傳統教育具有“傳道、授業、解惑”的功能。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習者之間更符合一般性的“師生”關係的定義。學校裏學的是基礎知識,主要工作能力的培養還在於對自身的再教育和工作後的積累。給學生一個學術背景,是高校培養人才最重要的意義之一。

  在學校裏,培養的是一種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工作以後,學習的內容雖然變了,但方法仍然是通用的。北京師範大學畢分辦負責人表示,其實這也是一種能力的獲得。好的方法就如一把好“利器”,能夠在工作學習中游刃有餘。

  信息産業部電子人才交流中心吳劍鋒處長告訴筆者,職業教育與傳統教育有著相當大的差異。與學歷教育相比,職業教育應該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一般的教育不會很系統地教授實際從業經驗,也不能把教學的所有內容與將來學生所要從事的工作崗位的需要高度結合。傳統學歷教育的內容體系立足於某一特定學科,而職業教育的課程設計是以某個具體工作崗位為出發點。其實,就業教育和學校的教育應該是分開的,學校當然要完成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學校不能變的只顧及學生的就業率。

  學生進入高等院校,就説明學生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層次,畢業之後會可以有很多出路,可以研究專業,可以出國深造,當然,也可以就業。社會上不應該把找工作的壓力過分渲染。畢竟,高等院校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是一個人的基本能力。

  職業教育: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參加編程大賽,就有獲得知名企業就業的機會。”日前,在教育部考試中心和華夏大地遠程教育公司舉辦的2004年NCRE編程大賽上,參加編程大賽的150名選手中的37名參賽選手達成了就業意向,等待他們的是令人艷羨的白領職位。不過,華夏大地教育網的總經理高松濤表示:“通過比賽找工作的確是個‘好主意’。但是,這並不能解決所有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參加職業教育才是這些剛剛畢業學生在就業之前最應該上的一課。”

  職業教育將給畢業生提供多一些的就業出路。NCIE與中關村人力資源經理協會合作成立了NCIE中關村人力資源俱樂部,專門幫助學生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信息産業部電子人才交流中心吳劍鋒處長介紹,俱樂部通過邀請協會內部的企業HR經理、市場部人員及資深的職場專家,面對面地為學員提供包括職業發展如何規劃、面試技巧培訓、實習推薦、招聘信息等服務項目,使學員針對自身的情況,為自己“規劃職業人生”。同時,俱樂部還會召開企業供需見面會,為學員擇業、就業提供可靠保障。為學員提供更直接、更實用的服務措施。

  與此同時,信息産業部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主任周明也介紹説,信息産業部每年都要投入很多資金對學生進行大量的免費培訓工作。現在,這個工作已經落到了“實處”。為了實現IT管理諮詢顧問的規模化培養,鑒定中心推出了ITMC培訓,鑒定中心主要負責考試和管理工作,盈動華建則負責IT管理諮詢從業人員培訓、市場推廣以及技術支持等工作。清晰的定位和高效的運作從機制運營上確保ITMC成為一個權威、中立的第三方信息化認證培訓,也給畢業生就業增加了一個選擇。

  其實,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形式應該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實現個人素質和職業能力的結合。而説到根源,還是因為職業培訓機構服務的對象不僅是學員,更是為聘用學員的企業服務。有效把握市場和最終客戶的需求,也許才是讓學生、高校、企業、職業教育機構都滿意的一個好辦法。(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