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面容倫敦綻放 奧運精神激勵一代中國青年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1日 01:15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中新網

channelId 1 1 1

中國面容倫敦綻放 奧運精神激勵一代中國青年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1日 01:15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中新網

      

    中新社倫敦8月10日電  倫敦奧運會漸入尾聲,中國運動健兒賽場演繹的華彩樂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劉翔吻別欄架的瞬間令人唏噓不已,林丹狂奔慶祝的場景令人心潮澎湃,葉詩文的泳池逆轉令人熱血沸騰。他們是中國體育人的縮影,也是中國新一代青年人的寫照。

    自信、拼搏、本真、包容,中國運動員用成績和精神風貌征服了倫敦。

    當劉翔摔倒在第一個欄架前,無數人勾起了4年前的黯然記憶;當他單腿“跑”完全程時,整個“倫敦碗”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當他在最後一個欄架深情一吻時,世界記住了這個不折不撓的東方“飛人”。

    奧運會註定是年輕人的戰場,但中國老將們的拼搏與執著,同樣令人動容。

    當35歲的王治郅出現在倫敦奧運籃球賽場,時光仿佛回到了16年前。那一年他首次身披國字球衣號出戰;而16年後,早已過巔峰的他無力助中國男籃再進八強,但最後一場的那記轉身扣籃仍定格在球迷心中。

    當36歲的張秀雲出現在倫敦奧運水上賽道,時光同樣“倒流”16年。那一年她初登奧運賽場,收穫一枚賽艇銀牌。16年後,經歷過生死考驗的她無力再獲獎牌,但重返賽場的她本身已是傳奇。

    28年前,中國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還收穫了一枚分量極重的女排金牌。從此,代表著拼搏奮鬥、團結協作的“女排精神”在中華大地生根發芽。

    28年間,精誠團結、永不言敗的精神內核,不斷在中國體育界傳承與發揚,中國女排2004年在雅典重回巔峰是為一例。

    28年後,中國奧運健兒繼續贏得喝彩。劍道上,中國女子重劍“四朵金花”在半決賽上演“一劍封喉”;體操館內,中國男團的小夥子們以零失誤的完美表現逆轉奪冠;乒乓球臺前,中國男女隊用一次次的精準擊球再度實現“包攬”。

    奧運會是競技的賽場,也是展示個性的舞臺。隨著80後、90後一代從幕後走向臺前,中國運動員的形象更加鮮活起來。本屆奧運會上,倫敦奧運賽場,收穫了一個“愛説相聲”的馮喆,見證了一對擁抱相慶的羽毛球伉儷,還目睹了張繼科、林丹等人瘋狂慶祝的經典橋段。

    從金牌零的突破到51金傳奇,再到揚威倫敦,中國體育用了28年時間實現了體育真意的回歸。曾幾何時,體操王子和“女排精神”給中國注入了強大的“正能量”。但那時的金牌承載了太多的期待。4年前的北京奧運會全球矚目,中國運動員的自信與大氣贏得八方喝彩。

    轉眼四年過去,奧運又來。“後北京奧運”的中國運動員將以怎樣的面貌示人?中國人在看,全世界都在看。

    可喜的是,中國運動員給世人展示的是敢打敢拼、敢哭敢笑的率真形象。他們代表了當下中國青年蓬勃向上、從容大度的精神風貌。面對無端質疑,16歲的葉詩文從容應對;面對三度衝金失利,29歲的王皓淡然一笑;面對“得而復失”的金牌,28歲的陳一冰大度表示,“比賽不僅為了奪冠,更為了享受。”

    今日的中國,已不需要用一場比賽或一屆奧運會的得失來證明自己的成功。讓體育回歸體育,是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的最好例證。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運動員功不可沒,他們已經與中國的快速發展同步。

    奧運聖火即將熄滅,但奧運精神不會隨風飄散。中國運動員也將一如既往地追逐“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理想,煥發自身的光熱,“激勵一代中國青年”。

32項
  • 5+奧運下午茶 奧運日記 奧運風雲會 全景風雲會 倫敦行動 張斌話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