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面對25000人的喝彩與一地噓聲的選擇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1日 08:57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

channelId 1 1 1

面對25000人的喝彩與一地噓聲的選擇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1日 08:57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

      

    要25000人的喝彩還是一地噓聲?這是一個貌似簡單的選擇題。然而,在7月31日的倫敦奧運賽場上,不同的人作出了不同的選擇。

    在沒有任何奪金希望的情況下,尼日爾首位奧運賽艇選手吉博伊薩卡用比多數對手慢了1分多鐘的時間完成比賽。當別人都比完後,他還在那裏默默地劃著,長長的賽道上,留下一道水跡。孤獨,但不難過,因為,他獲得了25000名現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為他的堅持,也為他的奧林匹克精神。

    在同一天的倫敦奧運會羽毛球女雙小組賽A組最後一場比賽中,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組合於洋/王曉理不敵韓國組合鄭景銀/金荷娜,由於雙方在場上失誤頻頻,擊球不是出界就是下網,比賽時溫布利體育館內噓聲四起。在比賽的過程中,現場觀眾曾試圖用他們的掌聲讓于洋/王曉理展現水平、盡力比賽,但在這樣的努力失敗之後他們再次送上一地噓聲。

    如果此前兩連勝的于洋/王曉理擊敗鄭景銀/金荷娜,她們將獲得A組頭名。根據淘汰賽對陣規則,有可能在半決賽中和另一對中國選手相遇。輸球的結果,排除了這種可能,增加了中國隊獲得金牌的保險系數。

    不管究竟是誰主導了這樣的選擇,毋庸置疑的是,在金牌的誘惑下,奧林匹克精神、公平競賽的原則、對觀眾的尊重被拋諸腦後。

    也許有人説,這麼説是“為了國家”。但是,國家真的如此需要這樣的金牌嗎?

    滿場噓聲很容易理解。無論誰買票去奧運會的現場,都不會願意看到這樣的賽事。如果中國隊最終拿到了這塊女雙金牌,這枚金牌對於志在實現“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的中國代表團來説究竟是加分還是減分呢?

    也許有人説,這麼做不過是合理利用規則。但是,鑽規則的空子拿金牌真的比尊重其它參賽隊伍、尊重觀眾、尊重這項運動、尊重體育精神更重要嗎?

    歸根到底,這是一種選擇。

    2006年都靈奧運會,在花樣滑冰雙人自由滑比賽中,張丹從數米高空“劈叉”摔倒冰面上,全場震驚。在奪金無望、疼痛難忍的情況下,張丹完全可以退出比賽,可她選擇重新登場和同伴共同完成比賽,贏得震耳欲聾的掌聲。張丹/張昊獲得的那枚銀牌,是觀眾和裁判們對於他們的勇氣的獎賞,是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獎賞,也是對這種選擇的獎賞。

    在2003年世界女排錦標賽上,陳忠和率領的中國女排也曾作出過和于洋/王曉理相似的選擇。為了避開不願碰上的對手,中國隊消極比賽,輿論譁然。陳忠和是筆者非常敬重的功勳教練。然而,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國外教練和排球界人士在談到當年的往事時連連搖頭。如今回首這個選擇,不知陳導會不會後悔?

    也許有人會説,我不在乎,能拿金牌就好。是的,在實用主義的大旗下,為達目的不顧及手段的做法並不罕見。不僅如此,金牌的進賬還意味著獎金、房子、升遷、前程,在這些面前奧林匹克精神價值幾何?

    人生就是一次次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列位看官,如果是您,您當如何選擇?

 

32項
  • 5+奧運下午茶 奧運日記 奧運風雲會 全景風雲會 倫敦行動 張斌話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