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瀟湘晨報:搖滾大時代 體育態度的另一種表達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8日 09:27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瀟湘晨報

channelId 1 1 1

瀟湘晨報:搖滾大時代 體育態度的另一種表達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8日 09:27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瀟湘晨報

      

    在我看來,我們常用來概括倫敦奧運會的另一個名詞——“後北京奧運時代”,其實代表了一種微妙的情緒,以期用於掩飾對於金牌數字的種種倦怠和不應。    所以,我無法不提及四年前的那個夏天。面對如泉涌般的金牌,作為吃體育這碗飯的媒體中人,難免産生一種類似狂吃熊掌魚翅式的飽脹,就像個孩子在大考中突然贏下了所有的獎狀後開始思考:我拿了獎之後去幹嗎呢?

    這種倦怠感,在我看到英國人搗鼓一台類似搖滾演唱會的開幕式後,被粉碎了……

    按照顧拜旦老師的説法:“古希臘人之所以組織競賽活動,不僅僅只是為了鍛鍊體格和顯示一種廉價的壯觀場面,更是為了教育人、感動人。”顧拜旦老師還説:“相比文學,音樂能給體育運動更直接的支持。”

    而按奧運會和殘奧會開閉幕式相關負責人史蒂芬戴德利的説法:“音樂,也許可以算作英國在過去50年中,為這個世界做出的最重大的貢獻之一。”

    這多少讓人有些不適:我們習慣了幾千個面容肅殺的秦俑整齊敲缶,或者把人排成活字印刷翻來翻去,習慣在磅薄的場面中尋找存在感。這次英國人端出了田園風光以及老牌樂隊,叨逼著“70年代憤怒青年”或者“搖滾入侵”,看上去就像一群中年文藝男在開青春追憶會。

    基於這樣的文藝腔,我相信倫敦奧運將以更輕鬆的姿態被載入史冊。正如我相信那些磅薄的景象,足以製造層出不窮的時代盛典,但卻未必能描述出一個個美好的人生。

    而正是因為這些人生,世界才如此生動。

    過去的四年,我們在競技心態的反復重建中,在老將的緩緩謝幕與新人的躍躍欲試中,構建了新的世界與新的價值觀。“後北京奧運時代”開始作為一種情緒被樹立起來,然而我以為,所謂“奧運”其實在我們的心裏變了,它的德性它的魅力它的價值百年來未曾改變過。

    四年之後,從貼滿獎狀的屋子裏走出來,我們終可心態寧靜地面對一件事情:金牌、榮譽與滿足感之間並不一定需要建立某種關聯,明白了再多的金牌也治不好亞健康,明白了體育就是一單不傷天害理不影響房價也沒摻三聚氰胺的買賣,明白了奧運會也可以唱著搖滾前行。

    是啊,當時光流逝,當我們也以“多年以前”開始敘説那些關於奧運會的“無與倫比”,我們所能遇見的,到底是暴雨澤國,還是田園風光、鮮花美酒?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大樹、牛羊以及和麥卡特尼一起合唱的《Hey Jude》,未嘗不是有關傳統、個性與體育態度的另外一種表達……

     

32項
  • 5+奧運下午茶 奧運日記 奧運風雲會 全景風雲會 倫敦行動 張斌話規則